三、膽石癥護理問題
1.焦慮或恐懼 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病情的反復或加重;②擔憂手術效果及預后;③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
2.不舒適 腹痛、瘙癢等與膽道結石、蛔蟲、感染等有關
3.體溫過高 與膽道感染、手術后合并感染有關
4.營養失調 低于機體需要量與食欲減退、高熱嘔吐、感染有關
5.有T管引流異常的危險 與T管的脫出、扭曲、阻塞、逆行感染等因素有關
6.潛在并發癥 肝功能障礙、體液平衡紊亂、肝膿腫、急性胰腺炎、膽管狹窄、殘留結石、休克、出血、膽漏等
7.知識缺乏 缺乏保健及康復知識
四、膽石癥護理措施
1.手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膽道疾病的檢查方法復雜,治療后也易復發,要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想法,消除焦慮、恐懼及緊張心理,樹立增強恢復健康的信心;向病人講解醫院的環境和病房的管理,及時與家屬溝通,使病人能愉快地接受治療;對危重病人及不合作者。要專人護理,關心體貼。
(2)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若出現寒戰、高熱、腹痛加重、腹痛范圍擴大等應考慮病情加重,要及時報告醫師,積極進行處理。
1)生命體征及神志變化:膽道感染時,體溫升高,呼吸、脈搏增快。此時應每4小時測量并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如果血壓下降,神志改變,說明病情危重,可能有休克發生。
2)腹部癥狀、體征變化: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有無誘因及持續的時間,注意黃疸及腹膜刺激征的變化,觀察有無胰腺炎、腹膜炎、急性重癥膽管炎的發生。
3)及時了解實驗室檢查結果。
4)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
(3)緩解疼痛
1)針對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誘因、緩解和加重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以緩解疼痛。先用非藥物緩解疼痛的方法止痛,必要時遵醫囑應用鎮痛藥物,并評估其效果。
2)指導病人臥床休息,采取舒適臥位。
(4)改善和維持營養狀態
1)入院后即準備手術者,禁食、休息,并積極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非手術治療者根據病情再決定飲食種類。
2)營養不良會影響術后傷口愈合,應給予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的普通飲食或半流質飲食。不能經口飲食或進食不足者,可經胃腸外途徑補充足夠的熱量、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以維持病人良好的營養狀態。
(5)對癥護理
1)黃疸病人皮膚瘙癢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溫水擦浴。
2)高熱時物理降溫。
3)膽絞痛發作時,按醫囑給予解痙、鎮靜和止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內注射,但勿使用嗎啡,以免膽道下端括約肌痙攣,使膽道梗阻加重。
4)有腹膜炎者,執行腹膜炎有關非手術療法護理。
5)重癥膽管炎者應加強休克的護理。
(6)并發癥的預防
1)擬行膽腸吻合術者,術前3日口服卡那霉素、甲硝唑等,術前1日晚行清潔灌腸。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
2)肌注維生素K110mg,每日2次。糾正凝血功能障礙,應觀察其療效及有無不良反應。
2.術后護理
(1)病情觀察
1)生命體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變化。術后病人意識恢復慢時,注意有無因肝功損害、低血糖、腦缺氧、休克等所致的意識障礙。
2)觀察、記錄有無出血和膽汁滲出:包括量、速度、有無休克征象。膽道手術后易發生出血,出血量小時,表現為大便隱血或柏油樣便;量大時,可導致出血性休克。若有發熱和嚴重腹痛,可能為膽汁滲漏引起的膽汁性腹膜炎,需立即報告醫師處理。
3)黃疸程度、消退情況:觀察和記錄大便的顏色,檢測膽紅素的含量,了解膽汁是否流入十二指腸。
(2)T形引流管的護理:膽總管探查或切開取石術后,在膽總管切開處放置T形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腸,由腹壁戳口穿出體外,接引流袋。主要目的是:①引流膽汁:膽總管切開后,可引起膽道水腫,膽汁排出受阻,膽總管內壓力增高,膽汁外漏可引起膽汁性腹膜炎、膈下膿腫等并發癥;②引流殘余結石:將膽囊管及膽囊內殘余結石,尤其是泥沙樣結石排出體外;③支撐膽道:避免術后膽總管切口瘢痕狹窄、管腔變小、粘連狹窄等。
1)妥善固定,保持通暢:在改變體位或活動時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過腹部切口高度,以免引流液反流。如觀察膽汁引流量突然減少,應注意是否有膽紅素沉淀阻塞或蛔蟲堵塞,是否管道扭曲、壓迫。如有阻塞,可用手由近向遠擠壓引流管或用少量無菌生理鹽水緩慢沖洗,切勿用力推注。
2)觀察記錄膽汁的量及性狀:膽汁引流一般每天約300~700ml。量過少可能因“T”形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所致;量多可能是膽總管下端不夠通暢。正常膽汁呈深綠色或棕黃色,較清晰無沉淀物。顏色過淡,過于稀薄(表示肝功能不佳)、混濁(感染)或有泥沙樣沉淀(結石)均不正常。
3)保持清潔:每日更換一次外接的連接管和引流瓶。
4)拔管:一般術后12~14天,無特殊情況,可以拔除“T”形管。拔管指征為:黃疸消退,無腹痛、發熱,大便顏色正常;膽汁引流量逐漸減少,顏色呈透明金黃色,無膿液、結石,無沉渣及絮狀物,就可以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在飯前、飯后各夾管1小時,拔管前1~2天全日夾管,如無腹脹、腹痛、發熱及黃疸等癥狀,說明膽總管通暢,可予拔管。拔管前還要在X線下經“T”形管行膽道造影,造影后必須立即接好引流管,繼續引流2~3天,以引流造影劑,減少造影后反應和繼發感染,如情況正常,造影后2~3天即可拔管。拔管后:局部傷口用凡士林紗布堵塞,1~2日會自行封閉。拔管后一周內:警惕有無膽汁外漏甚至發生腹膜炎等情況,觀察病人體溫、有無黃疸和腹痛再發作,以便及時處理。
五、膽石癥健康教育
1.膽道手術后病人應注意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進低脂易消化食物,宜少量多餐多飲水。平時宜低脂肪飲食。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膽道疾病的書籍,并能初步掌握基本的衛生科普知識,對健康有正確的認識。
2.告誡病人結石復發率高,出現腹痛、發熱、黃疸時應及早來院治療。
3.進行“T”形管留置者的家庭護理指導。應避免舉重物或過度活動,防止“T”形管脫出。盡量穿寬松柔軟的衣服,避免盆浴。淋浴時可用塑料薄膜覆蓋置管處。敷料一旦濕透應更換。保持置管皮膚及傷日清潔干燥。指導病人及家屬每天同一時間傾倒引流液,觀察記錄引流液量及性狀。若有異?;颉癟”形管脫出或突然無液體流出時,應及時就醫。
4.對于肝內膽管結石、手術后殘留結石或反復手術治療的病人,教育家屬配合治療護理工作,給病人最好的心理支持,鼓勵病人樹立信心,只要注意飲食、勞逸結合、情緒穩定,是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的。
編輯推薦:
更多關注:2014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時間 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護士資格考試培訓 考試教材
(責任編輯:x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