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貸款風險及其控制
商業銀行貸款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問題貸款和由此產生的貸款損失。但貸款風險又是可以認知、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的。
(一)貸款風險的種類
(1)信用風險。商業銀行貸款的信用風險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場交易對手違約導致貸款資產不能按期收回本息而給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的成因主要包括經濟形勢或項目前景判斷失誤、對借款人財務狀況分析不夠、忽視道德風險的危害和不完備的貸款監督機制等。
(2)市場風險。商業銀行貸款的市場風險是指由于信貸產品的價格變動、市場利率和匯率變化等不確定性因素給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導致市場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銀行對環境、條件判斷的失誤、銀行資產負債組合不合理、市場競爭加劇和不可抗力因素等。
(3)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與貸款業務操作相聯系的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其系統或由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主要原因有信貸政策缺失或不科學、內部制度不完善和操作流程不科學等。
(二)貸款風險分類
貸款風險分類是指商業銀行按照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不同檔次的過程,其實質是判斷債務人及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的可能性。根據中國銀監會《貸款風險分類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商業銀行貸款至少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1)正常類貸款。正常類貸款的核心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2)關注類貸款。關注類貸款的核心定義為: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3)次級類貸款。次級類貸款的核心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4)可疑類貸款。可疑類貸款的核心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會造成較大損失。
(5)損失類貸款。損失類貸款的核心定義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指引》還規定,商業銀行在對貸款進行分類時,要以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營業收入作為貸款的主要還款來源,貸款的擔保作為次要還款來源。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影響還款能力的非財務因素等。商業銀行應至少每季度對全部貸款進行一次分類。《指引》規定的貸款分類方式是貸款風險分類的最低要求,各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實際制定貸款分類制度,細化分類方法,但不得低于本指引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并與本指引的貸款風險分類具有明確的對應和轉換關系。
(三)貸款風險控制
(1)風險回避。風險回避是指商業銀行的決策者已經意識到高風險的存在,主動放棄某些貸款業務,拒絕承擔該風險的一種事前控制的管理決策。風險回避不能理解為放棄有風險的業務,去做無風險的業務。應該是放棄自己不熟悉、沒把握或者是不具備相應條件和能力的某種風險業務的經營,而去經營那些自己熟悉、有優勢、有能力去管理和控制的業務。商業銀行應權衡風險與效益的關系,主動回避那些風險與效益不匹配的業務,主動爭取那些風險與效益相匹配的業務,既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又保證信貸資金的效益。風險回避的前提在于商業銀行對自身條件、外部形勢和客觀存在的風險有準確的認識。
(2)風險分散。風險分散是指通過多元化資產組合來分散或降低風險的措施,商業銀行發放的每一筆貸款都有風險,但各種貸款的風險和收益特性又有所差異,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特定的貸款資產組合來實現風險的分散,一般來講,商業銀行風險分散的具體做法有貸款對象風險分散、期限風險分散、利率風險分散、區域風險分散、幣種風險分散等,通過這些措施,商業銀行可以在不影響收益的基礎上降低風險。
(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在貸款風險發生之前,通過各種手段,把可能發生的風險轉移給其他人,從而保證商業銀行貸款安全的一種管理方法,也是一種事前控制風險的手段。常見的商業銀行風險轉移的方式有購買保險、簽訂遠期合同、開展期貨交易、轉包等,當然風險的轉移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履約保證金、手續費、收益分成等。
(4)風險補償。貸款風險補償是通過建立系列的風險基金,當貸款發生風險損失時,可以通過風險基金彌補。風險補償機制是一種事后控制措施,對于確保商業銀行的安全經營具有重要的意義。貸款風險補償主要包括強化貸款擔保(含保證、抵押、質押)、提取足夠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和保持較高的資本充足率等。
考生必看:
(責任編輯:xy)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經濟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0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服務
經濟師
[協議護航-精品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精品課程校方支持
經濟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協議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