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46-48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首先判斷正誤,然后闡明理由。
46.教育受制于社會,因此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取決于社會的現實要求。
47.教育應與人的天性合作。
48.認知風格就是認知策略
三、簡答題:49-53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49.簡述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的基本觀點。
50.簡述文明古國巴比倫、埃及、印度和希伯來教育的共同特征。
51.簡述二戰后日本政府頒布的《學校教育法》的主要內容。
52.簡述學習遷移的概括化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53.試列舉教育實驗設計的三種類型,并寫出相應的格式。
四、分析論述題:54-56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55.試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與陳鶴琴“活教育”理論的共同特點。
56.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任選一題做答。若兩題都答,只按第Ⅰ道題的成績計分。
Ⅰ.同認知信息加工理論以及認知發展理論一樣,社會認知理論也很重視發展學生對學習作出自我調節的能力。例如,1993年班杜拉就曾談到:“正規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具備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調節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夠進行自我教育”。請回答: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義
(2)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點?
(3)從社會認知的觀點來看,自我調節的學習要涉及哪些活動?
Ⅱ。某研究者擬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兩種方法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進行調查。
(1)試述兩種方法的優缺點。
(2)調查中如何綜合使用這兩種方法。
(責任編輯:昆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