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4/4/16 17:00:00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
1.審計小組制定出一份初步調查表,含有以下選擇項:
Ⅰ.極可能不是問題;
Ⅱ.可能是問題;
Ⅲ.極可能是問題。
該調查表的用途是:
A:趨勢分析;
B:比率分析;
C:不顯著的測定或觀察;
D:對規模分級。
2.為了估計差錯率,需要從10,000張提貨單(bills of lading)中抽取樣本。由
于250的樣本規模可以滿足精確性和置信水平要求,因此選取了40作為抽樣間隔。為了便于進行抽樣,
審計師在1至40中隨機抽取一個號碼,然后選取其后的第40項。以下哪項陳述是準確的:
A:樣本缺乏隨機性因此不準確。
B:間隔抽樣不是一種可以接受的
統計抽樣方法。
C:如果不存在總體偏差,該樣本從統計上看是有效的。
D:間隔抽樣不必使用審計師的判斷。
3.為了確定公司是否達到了24小時內滿足95%的客戶詢問的目標,最適當的審計程序是:
A:從已記錄的客戶投訴中進行屬性抽樣,追查至處理記錄,注意處理的時間和性質。
B:制作客戶滿意程度調查表并發送給所有客戶,其中包括有關服務及時性的提問。
C:制作客戶滿意程度調查表并發送給按統計抽樣選取的樣本,要求他們確定服務部門滿意地解決了他們問題的時間,計算平均數和標準差。
D:從總體中抽取單位平均數統計樣本,并追查樣本至客戶投訴日志以便確定是否有95%的樣本的客戶投訴在24小時內得到解決。
4.永續盤存制使用一最低庫存量來確定采購定單程序,在審查倉庫部門設立的最低庫存量的恰當性時,審計師最不可能考慮:
A:短缺成本(stock-out cost),包括失去的顧客;
B:預測存貨需求時的季節性變動;
C:由經濟訂貨模型決定的最佳訂貨規模;
D:可供使用的倉庫空間和潛在的報廢數。
5.以下關于審計證據的最好描述是:
A:初步計劃和調查記錄、審計方案和外勤工作結果。
B:審計師記錄整理的信息和通過觀察情況、與人員面談和檢查記錄所取得信息。
C:一個中間事實,或一組事實,審計師能夠通過他們來判定某一審計結論的合理性。
D:對沒有實現預計目標、不適當的行動和應該采取卻沒有采取的行動的相關系統進行的詳細記錄。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