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陶淵明東晉詩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作田園詩的詩人。
代表作有《飲酒》《歸田園居》。
《飲酒》是五言詩,田園詩。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本詩表現了陶淵明棄官歸田后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詩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遠地自偏”,后六句描寫隱居生活的樂趣,表現了詩人歸隱田園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厭棄世俗,不滿現實,潔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與世無爭,獨善其身的消極情緒。
二、課文串講
全詩分為兩層。
第一層:前四句。強調“心遠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層:后六句。描寫隱居生活樂趣。表達徹悟人生真諦后的愉悅。
《學習要點》
重點掌握“心遠地自偏”的含義。
在看似矛盾的開篇提出設問,然后推出答案:詩人的心早已遠離喧囂的塵世,所以,人雖身在人世間,也能像在偏僻之處一樣,不受世俗的干擾。歸隱重在心志,不在行跡。表現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潔自守的情操。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六句,表現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平淡,卻創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尋味的意境。前兩句,寫出了田園生活無比閑適,愜意的心情;中兩句,寫出了山間的暮景與飛鳥結伴歸來的景像,后兩句,直抒胸臆,抒寫心靈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現出詩人真正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達到了大徹大悟的境界。
2、說理,抒情,寫景交融一體。
本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情,景,理融為一體。如,前四句主要是說理,但是,作者把抒情與寫景融入其中。“結廬在人境”是寫景,“而無車馬喧”是寫情,寫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寫景,寫情的過程中,闡發了“心遠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妙用。
“見”為無意之見,境與意會融為一體,傳神地表達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為“望”,則為有意之望,破壞了整首詩悠然的情趣。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詩。
《從軍行》(泛讀課文)
《作家作品》
王昌齡盛唐詩人,是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
擅寫七言絕句。基本風格是氣勢雄渾,格調高昂。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七言絕句。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這是一首邊塞詩。詩人以廣袤無垠,關山雄偉的大西北為背景,描寫了邊塞的壯闊與戍邊將士的艱辛,襯托出戍邊將士不辭艱苦,戍守邊疆的壯志,歌頌了他們衛國熱忱和英雄氣概。
二、課文串講
前兩句描寫景物,邊地的景色,襯托戍邊將士不辭艱苦,守衛疆土的壯志;
后兩句敘事抒情,概括將士們出生入死,無所畏懼的戰斗經歷,也有他們鏗鏘的誓言。
三、詞語解釋
青海長云暗雪山。暗:使雪山暗。
《學習要點》
前兩句寫景的作用。
前兩句描寫大西北特有的廣袤荒涼的景色,戍邊將士遙望關內,思念親人。壯闊之景襯托出將士們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艱苦,守衛疆土的英雄氣概。
后兩句抒情的作用。
“黃沙百戰穿金甲”與“不破樓蘭終不還”,構成了對比。條件如此艱難,環境如此惡劣,卻絲毫沒有削殘將士們抗敵保國的雄心壯志,有了“黃沙百戰穿金甲”的襯托,才使得“不破樓蘭終不還”顯得更加悲壯。
本詩的中心句是。
不破樓蘭終不還。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詩。
《山居秋暝》(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王維盛唐詩人,盛唐山水田園派代表作家。
其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作品集是《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山水詩。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描繪了山中秋天傍晚雨后的景色,表達了作者陶醉自然景色,樂于歸隱,不同流俗的生活情趣。
二、課文串講
1——2句:交代時間,地點,并創造一個雨后清新,寧靜的總體氛圍;
3——4句:描寫天上明月,地上清泉,一高一低,一靜一動;
5——6句:描寫人的聲音,看到漁舟晚歸,一聽一看。
7——8句:借春寫秋,表達作者歸隱的意愿。
《學習要點》
全詩分為三部分。前兩句為第一層,中間四句為第二層,后兩句為第三層。
掌握“空”字的含義。
“空”字表現雨后山間的清新,靜謐,自然的變化帶給人的是一種恬淡,閑適的心情。
掌握“秋”字在全詩中的作用。
點出了時令,呼應了詩題,點染了意境。
重點掌握動靜相襯,視聽結合的特點。
全詩有泉聲,笑聲,有月光,水光,有松,竹,石,蓮,有月照,泉流,人歸,舟詩中描寫空山雨霽,明月照松,浣女夜歸,漁舟唱晚的美麗圖景。所表現的是詩人心曠神怡的心境。“明月松間照”寫靜:“清泉石上流”寫動,“竹喧歸浣女”寫聽,“蓮動下漁舟”寫視。全詩以靜為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體現了詩情畫意的完美結合。
三、寫景用白描手法。
全詩這一切描寫色彩不濃艷,聲音不喧囂,采用白描手法。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詩。
《行路難》(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偉大詩人,字太白,號清蓮居士。
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其詩歌感情奔放,想象豐富奇特,形成飄逸,奔放,雄奇,壯麗的風格。
《行路難》是一首樂府舊題。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被迫離開長安時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長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艱難;他對現實滿懷激憤,卻又無可奈何;另方面,積極用世的愿望,對自己才能的堅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勵,振作精神,充滿希望,向前奮進。
二、課文串講
全詩分為五層。
第一層(1——4句):描寫自己面對美酒佳肴,不能進食,表現出內心極度的憤懣。
第二層(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艱險,比喻自己仕途的艱難。
第三層(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勵自己終究會有實現理想之日。
第四層(9句,四個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艱難。
第五層(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圖大展。
三、詞語解釋
1、忽復乘舟夢日邊。忽復:忽然又;
2、直掛云帆濟滄海。直:毫不猶豫;濟:渡;
《學習要點》
1、分析本詩以作者感情變化安排結構層次的特點。
本詩是以作者的感情變化來安排結構層次的。第一層是前四句。顯示了作者遭到排擠后的苦悶,悲憤心情;五六句是第二層。以自然環境的險惡,來比喻自己人生道路的艱難。七八句為第三層,借呂尙,伊尹的故事,來勸慰鼓勵自己。心情由苦悶轉為開朗。九十兩句為第四層,由幻想回到現實,再次顯現了詩人心中的苦悶與激憤。最后兩句為第五層,借南朝宗愨的豪邁的詩來表達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樂觀進取的情懷。
2、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表現詩人的心情。
這里詩人連用四個動詞,以兩個連續動作,真實地刻畫出詩人抑郁悲憤的心情。
3、分析比興句的作用。
以渡黃河,登太行來比喻作者的理想抱負。以“冰塞川”“雪滿山”象征自己仕途的艱難。
4、分析詩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借呂尙,伊尹被明君重用的故事,增強了信心,在茫茫前途中看到了希望,表達了對前途的信心;借南朝宗愨的詩句,表達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
5、本詩的結構安排的方式。
是以詩人感情變化發展來安排的。
6、分析詩中的細節描寫作用。
“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處細節描寫。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詩。
推薦新聞:
2013年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課文詳解
2013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資料
2013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模擬試題及答案
課程輔導:
2013年成考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多種輔導體系,滿足不同需求 業內頂級老師聚首助你輕松拿證
(責任編輯:vst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