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學理論與實踐
一、 選擇題
1.體現我國教學的根本方向和特點的教學原則是(科學性與教育性結合原則)
2.平定學生成績的方法除百分制積分外,還有一類是(等級制記分法)
3.教學方法是指完成教學任務(師生共同活動的方式)
4.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作示范性的實驗來說明和引證所傳授的知識,這種方法是指(演示法)
5.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獨立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按照一定的條件作用于一定的對象,使學生親眼看到所學對象的某些變化過程的方法是(實驗法)
6.班級授課指在我國正式實行一半認為是啊(清朝末年)
7.課的類型一半分為兩大類,即(單一課和綜合課)
8.《學記》上說:"不陵節而施",這句話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9.人們常說:"教無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10.下列符合我國古代給額教學的特征的是(學生的年齡能夠和知識程度都不相同)
11.在近代教育史上,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訓練學衡的智力或思維而傳授知識無關緊要的理論被稱為:(形式教育理論)
12.長期以來的教育實踐證明,學校工作必須作到(以教學為主)
13.以下比較準確地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的主張是(開而弗達)
14.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活動)
15.教學過程是以認識為基礎,(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
16.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7.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間接經驗)來實現的。
二、辨析題
1.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中的"序"是指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
錯誤。此說法不全面。"序"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科的邏輯系統;二是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
2.知識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錯誤。要使知識的掌握真正促進智力的發展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從傳授知識的內容看,傳授學生的知識應是規律性的知識。只有掌握了規律性的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實現知識的"遷移",才能有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維能力。而且也只有規律性的知識,才需要理性思維的形式。
第二,從傳授知識的能量來看,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所學知識的量要適當,不能過多。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通過思考,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第三,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應喚起學生積極的思維,啟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始終使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追求狀態。
三、簡答題
1.教學過程有哪些特點?
1)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2)教學過程是以認識過程未基礎,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
3)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反饋和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
2.教學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2)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3)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4)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3.教學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4.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有演示法和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有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和實踐活動法
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5)以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有欣賞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
5.班級授課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
1)它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
2)它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它有利于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4)它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缺點:
1)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實踐性不強,學生動手機會少
3)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強調的是統一
4)教學內容和教學防哪個法的靈活性有限。
6.上好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從教師教的方法看,評價標準有:
1)教學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結構合理
4)方法恰當
5)語言藝術
6)板書有序
7)教態從容。
從學生學的方面看,基本標準有:
1)學生注意力集中
2)思維活躍
3)積極參與
4)個別學生得到照顧
7.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1)教學每題日益自動化、微型化
2)新的教學媒體不斷涌現
3)教學手段運用的多媒體化、綜合化和網絡化
4)現代化教學的服務目標多樣化
8.簡述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作用。
1)教材建設的突破
2)教學組織形式的突破
3)師生關系的突破
4)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5)擴大了教學規模
四、論述題
1.試論最基本的教學方法-講授法。
1)講授法是教育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它包括講述法,講解法和學校講演法
2)講授法的優點是: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短實踐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板書)要清晰、準確、精練
②講授要有系統性,條理清楚突出重點
③語言要生動、形象并富有感染力
④語言的高低、強弱、語流的速度要適宜。
2.試述直接經驗于間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日呢使主要是在教師引導下,以接受間接經驗來實現的
2)要把間接經驗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必須要有一定的直接經驗作基礎。教學中要重視直接經驗的作用,把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3)要正確處理好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只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親身的實踐活動;二是只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忽視書本知識和老師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把系統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3.試述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1)在教學中,教與學是辨證統一的。
2)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
3)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4)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只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親身的實踐活動;二是只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忽視書本知識和老師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把系統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4.試述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1)知識和智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2)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兩這是相統一、相一致的:
①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兩個教學任務統一在同一個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同一個認識主體的認識活動之中
②掌握知識上發展智力的基礎
③發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3)要使知識的掌握促進智力的發展,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4)在教學中,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只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親身的實踐活動;二是只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忽視書本知識和老師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把系統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5.試述傳授知識與思想貧農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2)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
3)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他們積極地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
4)在教學中,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脫離知識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強調傳授知識,忽視思想品德教育。要把知識的傳授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6.試述科學性與教學性相結合原則。
1)含義:該原則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制導,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基礎。
2)這以原則的實質是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教書和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的思想性與科學性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一般地說科學性是思想性的基礎,思想性是科學性的靈魂和內在屬性
3)貫徹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7.試述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1)含義:直觀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又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
2)這以原則是在總結中外教育遺產的基礎上,根據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教學規律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學生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教學手段
②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
③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8.試述教學的啟發性原則。
1)含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突出重點,深入講解,同時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2)啟發性教學原則既是教與學相統一的規律在教學中的反映,同時又是由我國教育目的所決定的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
②教師的講授應少而精,起到點和撥的作用
③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9.試述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
1)含義: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2)循序漸進原則是中外教育遺產的總結。它是由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和教材本身的邏輯體系決定的,同時,它也是實現教學任務的需要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
②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10.試述教學的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含義:理論練習實際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應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來理解和掌握知識,并且引導他們運用新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這一原則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遺產的基礎上,根據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教學規律而提出來的。它既是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在教學中的反映,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所要求的。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獲得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
②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聯系實際
③加強教學的實踐性環節。
11.試論教學的鞏固性原則。
1)含義: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的呈現出來。
2)鞏固性原則是由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和科學知識的特點所決定的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鞏固工作
②組織好學生的復習工作
③教學學生識憶的方法。
12.試論教學的因材施教原則。
1)含義: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2)因材施教原則是對我國教育經驗的總結。它既是由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也受我國教育目的的制約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統一的要求
②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③正視個別差異,注意培養學生的特長。
課程輔導:2013年成考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業內頂級老師聚首助你輕松拿證
試題推薦:2013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責任編輯:vst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