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體交叉設置原則
立體交叉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道路交通的快速性和連續性,減少或避免低速的車輛、行人對快速車輛正常行駛的干擾,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設置立體交叉的條件:
1)快速道路(速度≥80km/h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與其他道路相交;
2)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時流量超過6000輛當量小汽車(PCU)時;
3)城市干路與鐵路干線交叉;
4)其他安全等特殊要求的交叉口和橋頭;
5)具有用地和高差條件。
2.立體交叉的組成
城市立體交叉(圖2-1-9)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
1)跨線橋(或下穿式隧道):是立體交叉的主體,一座立交可以由多座橋組成;
2)匝道:是連接相交兩條道路,為轉彎行駛的車流而設置的交換車道;
3)加速道:為匝道上的車輛加速駛入快速車道而設置的車道;
4)減速道:為快速車道上的車輛減速駛入匝道而設置的車道;
5)集散道:為車輛進出快速道路而設置的車道,常由加速道和減速道相連而組成。
3.分離式立體交叉
分離式立體交叉主要用于鐵路干線與城市于路的交叉和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與城市一般道路的交叉。
分離式立體交叉主要需滿足凈空和視距的要求以及排水的要求。這些要求同樣適用于互通式立體交叉。
4.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
(1)互通式立交的間距
互通式立交間距的確定主要依據交通流密度,在城市中主要決定于城市干路網的間距。同時,立交間距還必須滿足車輛在內側車道和外側車道之間交織一次的要求和及時觀察交通標志的要求。兩座互通式立交相鄰出人口之間的間距稱為互通式立交的凈距,互通式立交最小凈距的規定見表2-1-8。
一般有快速路網的城市,市區互通式立交中心間距應大于或等于主干路間距,約為1.0-1.5kin左右,郊區可適當加大。
合理選擇立交間距是非常重要的。立交間距過大,會降低快速道路使用的方便程度和效率,并相應增大每座立交的交通負擔;立交間距過小則會降低快速路的通行能力,影響快速道路上的車速和安全,并將增加造價。
(2)相交道路的上下位置
1)-般等級高、速度快的道路宣布置在下面,等級低、速度慢的道路宜布置在上面;
2)在地形條件受限制時,可按現狀標高考慮,高的道路在上面,低的道路在下面;高架道路在上面,地面道路在下面。
(3)車道布置
道路主線機動車行駛車道雙向不少于4條,中間設中央分隔帶,兩旁設置兩條集散道或停車道。快速路上不設置自行車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車道時,自行車道寬每側6-8m。
匝道機非混行時,常取單向7m,雙向12-14n,寬;機非分行時,機動車道單向/m,雙向10.5m,自行車道8m。
(4)設計車速
立交直行車道的設計車速應采用主線設計車速,非定向匝道的設計車速取主線設計車速的50%-60%,定向匝道設計車速取主線設計車速的70%左右,也可取接近主線的設計車速。
(5)人行道和人行過街立交凈空
立體交叉設置的人行道每側3-5m寬,地下人行過街通道寬4-6m,凈高23-2.6m。
(6)立體交叉各種車道的縱坡如表2-1-9所示。
(7)變速車道(加速道和減速道)
變速車道有兩種形式:
1)平行式:即變速車道與主線車道平行,容易識別,但行車狀態欠佳,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較大時。
2)直接式:即變速車道與主線車道以較小夾角斜接,線形平順,行車狀態好,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較小時。直接式變速車道過渡段長度由變速車道外緣線斜率計算得出,其駛出端外緣線斜率為1/15-1/20,駛入端外緣線斜率為1/30。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城鄉規劃師
[協議護航班]
7大課程模塊 3大研發資料資料退費服務校方服務
城鄉規劃師
[沖關暢學班]
5大課程模塊 2大研發資料 校方服務
城鄉規劃師
[精品樂學班]
3大課程模塊 研發資料 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