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妞这里只有精品_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应用_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_色多多污污下载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務員 >> 申論 >> 模擬試題 >> 正文

2011年內蒙古公務員申論模擬試題

發表時間:2011/11/21 0:00:00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2011年內蒙古公務員申論模擬試題
 本文導航
  • 第1頁:給定資料(1-5)
  • 第2頁:給定資料(6-10)
  • 第3頁:參考答案

  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參考作答110分鐘;總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來的“作答要求”作答;

  4.請在指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紙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無效。

  給定資料

  1.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的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穩步推進,環境保護的組織管理體系正逐漸向農村延伸,農村生態示范創建成效顯著,全國土壤污染狀況和農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啟動,農村環境狀況的家底將進一步摸清。然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村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和扭轉,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等種種環境問題危害群眾健康,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嚴峻的農村環境形勢,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2.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壓力增大,不少城市將污染型企業轉移到郊區或農村,某些地方政府基于發展經濟的考慮而不惜引進污染轉嫁型企業,這些因素都造成農村環境質量下降,環境保護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鄉鎮企業大多規模小,無力采取完備的環境保護措施。有的鄉鎮企業屬于高污染型企業,但是出于發展經濟的考慮依然沒有停產停業,而且鄉鎮企業一般資金、技術力量薄弱,不愿意建設或購買環保設施。

  與城市系統、嚴密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相比,農村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幾乎是一片空白。環境監測、環境監理和環境規劃在農村難見身影,致使在農村的企業大多不重視環保工作,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

  由于大量施用農藥、化肥,農村生物多樣性被破壞,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再加上農村垃圾沒有進行專門處理,農村的環境不斷惡化。

  另一方面,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嚴重,衛生部的調查顯示,農村垃圾污染情況不容樂觀:目前農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為0.86公斤,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億噸。由于垃圾處理設施和機制沒有及時跟上,各種垃圾得不到相應處理,不少地方“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  解決農村垃圾問題應該馬上提上議事日程。否則,可能會形成“垃圾圍村”的后果。不僅嚴重破壞農村生態,還會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要解決好農村垃圾問題,當務之急是按照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的要求,增加對農村垃圾處理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好相應的配套設施,這其中包括建設統一的垃圾池、對垃圾進行統一運輸和統一填埋,形成一體化運行的垃圾處理體系。

  逐步轉變農民多年形成的垃圾處理習慣也很關鍵,這也是新農村建設“鄉風文明”的要求。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如發放垃圾處理“明白紙”,告訴農民垃圾處理的科學方法和益處,幫助農民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盡量減少垃圾數量,科學處理垃圾,為保持家鄉的秀麗山水盡上自己的責任。

  在此基礎上,應建立健全農村垃圾回收處理機制,為農民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垃圾提供相應條件,把各村垃圾集中到鄉鎮,再運送至縣城集中處理。農村垃圾的處理一定要結合農村的特點,這點尤為重要。應盡量把垃圾處理與利用可再生能源結合起來,最為常見的是利用有機廢棄物資源,如豬糞、秸稈、柴草、谷殼等作為生產沼氣的原料。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可以逐步開展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在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科學填埋、焚燒和堆肥。

  4.當前,廣大農村群眾要求改善生活、生產環境的呼聲日益強烈,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都迫切呼喚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突破性進展。面對嚴峻形勢,必須進一步提高對農村環保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威脅城鄉居民食品安全、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著力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和長效機制,切實把農村環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的思路已經明確,即以生態功能區劃為基礎,以規劃為龍頭,調整和優化農村生產力布局,轉變農村發展方式,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以保障飲水安全為重點,以生活污染治理為抓手,確保農村地區環境安全,改善農村生活方式,從整體上提高農村的環境質量;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為手段,以建立長效機制為根本,強化農村地區的環境監管,完善法規建設,從法制上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需要強調的是,由于我國農村環保工作基礎薄弱、涉及面廣,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只有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開創農村環保工作的新局面。讓我們攜起手來,抓住機遇,扎實工作,共同建設田園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5.近幾年,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十一五”期間,我國全面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在環境保護上消除城鄉差距、保障基本的環境公平成為建設和諧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這個新形勢為統籌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目前,城市環保工作正在向農村延伸。對此,記者走訪了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有關負責人。

  問:如何評價我國農村環境保護現狀?

  答: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系統的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對于農村環境質量的評價仍局限于局部地區和定性描述分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等正在進行當中。根據2007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突出表現為:生活污染加劇,面源污染加重,工礦污染凸顯,飲用水存在安全隱患,生態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止。

  未來一段時期,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我國經濟社會將進一步發展,人口將進一步增加,資源開發力度、農產品需求將進一步增長,農村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同時,我國農村環保工作薄弱,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監管能力不強,農村環境管理難以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只有統籌城鄉環境保護,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更大的氣力,做更大的努力,才能遏止農村環境污染擴大的趨勢,切實解決農村環境問題。

  問:能否介紹一下我國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的情況?

  答:從目前污染轉移的情況來看,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二是城市生活污染向農村轉移;三是旅游污染向農村轉移。近年來,由于城市普遍加強了環保監管,許多污染企業無法在城市立足,便搬出中心城區,搬到郊區和農村,造成工業污染的轉移,一些城郊地區已成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業廢渣的堆放地。初步統計,全國因固體廢棄物堆存而被占用、毀損的農田面積已超過200萬畝。此外,鄉村旅游的興起,旅游相關產業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人文景觀和娛樂設施開發所造成的生態破壞,也給農村環境帶來了傷害。

  問:當前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就?

  答:比如,遼寧、江蘇、廣東、河北等地加強縣以下環保機構建設;河南漯河市在鄉鎮設環保專職干部,在行政村設監督員;湖南長沙探索和推進農村環境保護村民自治。 同時,“十五”以來,逐步形成了“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的系列生態示范創建體系。2007年,重慶市被列為全國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工作試點。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部署,各地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推動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生態環境的良性健康發展。

  相關推薦:
  2011年內蒙古公務員筆試考生須知
  2011內蒙古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本文導航
  • 第1頁:給定資料(1-5)
  • 第2頁:給定資料(6-10)
  • 第3頁:參考答案
  6.中國有將近70%的人口在農村,沒有農村環境改善,“兩型社會”建設、農民的小康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們應積極通過包括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加強秸稈還田,保護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加大對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農村生產生活垃圾、禽畜養殖場廢物等環境綜合整治;面向鄉村干部、農民和農村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最終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保證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建設農村生態文明,促進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即以一個村落或區域為一個系統,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美化生活環境,在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基礎上實現經濟與社會的長期持續發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農村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當農民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時,他們的生活便面臨新的選擇,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已經落伍,照搬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符合農業生產的要求。而生態文明建設既能滿足農民追求的現代與田園相結合的生活環境,又能協調農村產業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高效發展。

  目前,我國二元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基本格局還沒有打破,農村仍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與社會單元,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其獨特的社會與經濟基礎。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思路應該是全面發展生態農業,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村莊引導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積極推廣沼氣池建設和秸稈利用技術,鼓勵發展有機肥產業,嚴格限制中等毒性以上農藥的使用,為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不斷創造條件。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區域,引導建設示范村,以點帶面;在經濟條件一般的區域,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模式,促進生態文明的全面發展。

  7.一直關注環保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民進湖南省委副主委潘碧靈今工業污年兩會把目光聚焦在了農村環保問題上,他認為,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不少污染在向農村轉移,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農業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危害農民群眾健康,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而現在我國環境管理重點在城市,鄉鎮基本沒有環保機構,環境管理極為薄弱,與農村環境保護所面臨的任務嚴重不相適應,制約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快速發展。

  潘碧靈認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線長面廣,涉及多個方面、多個領域,僅靠縣級環保機構去抓去管,往往是鞭長莫及、無暇顧及。環境保護與計劃生育、土地保護被列為我國的三大國策,計劃生育和土地保護都已在鄉鎮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管理機構,唯獨環境保護沒有在鄉鎮設立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管理機構。因此,設置鄉鎮環保機構,己是時勢使然,也是環境保護發展的必然要求。

  潘碧靈告訴記者,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環保機構。試點建設的經驗表明:建設農村環保機構,將進一步健全環保監管體系,是環境保護工作重心下移、向農村延伸的有效途徑,將強化鄉鎮環境保護監控和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能有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有效提升對環境事故和環保糾紛的調處能力,一些因環境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在基層可以得到及時調解。”

  如何做好農村環保機構建設?潘碧靈建議,應該盡快進一步加強農村環保機構建設試點,建立完善鄉鎮環境監管制度。全國可考慮先試點再全面推進。首先在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以及成都、重慶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地進行試點,其他省區市可選擇三四個縣進行試點,再將試點地區的好經驗和做法在全國范圍進行推廣,最終在全國實現農村環保機構全覆蓋。“對于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人口密度和不同國土面積的鄉鎮,可考慮采用不同的模式進行鄉鎮環保機構的設置。對于經濟較發達、工業企業較集中、人口較多、環境監管任務較重的鄉鎮單獨設立環保機構,對于中西部偏僻山區的鄉鎮以及小流域范圍鄉鎮分片設立環保機構,對地理空間相連的幾個鄉鎮進行統一的環境管理。同事,編制人事部門要加大建立農村環保機構的調研和支持力度。結合政府機構改革,研究出臺農村基層環保機構建設的指導性意見,對全國鄉鎮環保機構建設做出規劃和部署。”

  8.在今年全國“兩會”中代表們的提案中不難發現,新農村建設中的環保問題已日益凸顯出來,代表們提到在新農村建設中,產生了一種誤讀,一些人把“建設新農村”簡單理解為“新村建設”。以為蓋一些新房就可以了,在規劃實施中,一些地方只求建新區而忽視老區改造,重新房建設而不顧農村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和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

  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們非常坦誠地表示,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確實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畫面。人大代表梁金明說到,他所在的縣,近年來由于實施舊村改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但改造過程中,也暴露了很多問題。農村原有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出現有新房無新村局面。例如,許多富裕了的村民都添置了私家車,但村道狹窄,通行困難;改廁后,相配套的排污設施沒跟上,污水直接排放,村道因此又臟又臭……而像這樣的情況在農村是很普遍的,一些農村工業污染嚴重,環保建設幾乎就是空白。

  9.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認為,根據他們的調研,這些年農村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同時農民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質量變化,也帶來產量的減少。而農藥的使用,垃圾的處理,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農村的污染問題,大力發展城鎮,也帶來很大的污染。一方面要加強農民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政府相關的制度要跟上來,對農民權益要有保障,政府的資金支持也要到位。

  “不解決環保問題,就談不上新農村建設”周永章教授最后說到。而關于周永章教授提到的這幾點,使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人大代表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提案,就會發現這已經是一個共識。而政協委員鄭福祥的話更是發人深省:“過去是犧牲農村來建設城市,現在城市建設好了,發展了,也要反哺農村。為此,政府財政要向農村傾斜,比如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要像建設城市一樣去建設,這是最關鍵的。”

  10.相關法律的出臺,已成為一個達成共識的呼聲。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執委劉志華是來自河南新鄉縣小翼鎮京華村的農村代表,她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提案中表示,隨著城市環境建設的展開,很多的污染企業被城市“擠”出來,而廣大農村成為這些企業排污的“后花園”。這是與農村環境保護法律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她建議應該盡快制定《農村污染防治法》。而早先的《環境保護法》對農業雖有涉及,但很簡單,未能將農業環境與農業自然資源保護協調起來。我國農村環保立法跟不上農村環保發展的趨勢,不利于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

  劉志華建議,盡快修改《環境保護法》,在法律體系中增加綜合性的農業環境管理法律;加快制定農村環境與資源保護單行法,如《農村清潔生產促進法》,加強地方環境與資源保護立法。建立一個從中央到地方進行統一管理的專門環境執法機構,以有效制止地方保護主義。

  “農村不能成為環保遺忘角落。否則,這個遺忘將會成為我們無法挽回的損失,環保工作是新農村建設必不可少的內容,新農村應該是環境更美的農村,而不是受污染的農村。”劉志華代表說。

  作答要求

  一、根據給定資料,概括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中面臨的主要問題。(20分)

  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二、請根據給定資料7-10,分析這幾個資料對我國建設農村生態文明有哪些重要啟示。(30分)

  要求:有針對性,可行性,具體合理,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三、根據給定資料,圍繞“建設農村生態文明,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這一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觀點明確,論證翔實,分析具體,條理清楚,結構完整,語言流暢,1000-1200字。

  相關推薦:
  2011年內蒙古公務員筆試考生須知
  2011內蒙古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本文導航
  • 第1頁:給定資料(1-5)
  • 第2頁:給定資料(6-10)
  • 第3頁:參考答案

  2011內蒙古區公務員錄用考試

  《申論》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一、根據給定資料,概括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中面臨的主要問題。(20分)

  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第一,工業污染嚴重。大多鄉鎮企業規模小,缺乏完備的環保措施,高污染型鄉鎮企業的存在,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污染。

  第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城市將污染型企業及生活垃圾轉移到農村,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生活和交通污染,及人文景觀和娛樂設施開發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

  第三,環保監督落后。農村環境監測、監理和規劃缺失,使農村的企業不重視環保工作,環保機構較少,環境管理薄弱。

  第四,生活垃圾污染嚴重。垃圾處理設施和機制跟不上,各種生活垃圾得不到科學處理,污染嚴重。

  第五,環保法律缺失。我國農村環保立法跟不上農村環保發展的趨勢,未能將農業環境與農業自然資源保護協調起來。

  賦分說明:以上每點4分,答對5點即為滿分。

  二、請根據給定資料7-10,分析這幾個資料對我國建設農村生態文明有哪些重要啟示。(30分)

  要求:有針對性,可行性,具體合理,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第一,加大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按照環境優先原則對農村環境污染進行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農村垃圾回收處理機制。

  第二,完善農村環保管理體制。建立鄉鎮環保機構,加大監督力度,建立部門分工明確、條塊協調聯動、多方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

  第三,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保證農村環保的資金投入,加強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建立與完善農村環保的法律法規。加大農村環保執法力度,運用立法手段降低農民的損失、保護農民權益,減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第五,廣泛宣傳,提高農村環保意識。利用各種媒體加大環保宣傳力度,使農民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

  賦分說明:以上每點6分,提到相應的觀點3分,闡述清楚完整再賦1-3分。

  三、根據給定資料,圍繞“建設農村生態文明,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這一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觀點明確,論證翔實,分析具體,條理清楚,結構完整,語言流暢,1000-1200字。

  寫作思路:

  材料反映的主題是當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根據材料主要呈現的內容,當中多處呈現了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考生可根據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以解決這些問題為目的,作出一篇策論文,可以以“多管齊下 多策并舉 推動農村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為論點。

  我們的思路可以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結構來進行寫作。

  可以將作文分成七段:

  第一段:以當前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切入,適當分析建設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提出自己的論點和主旨

  第二段:簡要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

  第三段到六段:根據第一段中揭示的問題和第二段中分析的原因提出三到四條具體宏觀的策略并進行論證。這里要特別注意,不是具體的措施,而是宏觀的策略。我們可以用具體的措施對這些宏觀策略進行論證。

  第七段:結尾:進行必要的拔高,進一步指出主旨的重要性與意義,并可以展望未來。

  賦分說明:

  內容:

  一檔——觀點正確鮮明,見解深刻,內容充實,分析充分,結構嚴謹,邏輯性強,語言流暢規范。(42—50)

  二檔——觀點明確,符合題目要求,內容較充實,分析較充分,結構完整,條理清楚,語言通順。(32—41)

  三檔——觀點清楚,內容不夠充實,有所分析,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有少量語病。(24—31)

  四檔——不符合題目要求,思路不清,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字跡難以辨認。(23分以下)

  形式:有題目且合乎規范(2分);結構合理(2分);語言通順,無語病(1分)

  獎勵:觀點或內容的創新,文采酌加1~3分

  扣分:無標題扣2分,每3個錯別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數多于1200字,每多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數少于10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相關推薦:
  2011年內蒙古公務員筆試考生須知
  2011內蒙古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