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興起,互聯網觸角無處不在,網上交友、購物、玩游戲,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的孩子日漸養成“不移動”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課余生活仿佛是在電視、電腦、手機等不同屏幕間切換。
據調查,4至6歲的城市兒童有一半會上網,當孩子們盯著各種電子產品的屏幕無法自拔,說我們的下一代將成為“屏幕上的一代”,似乎算不上是夸大 之詞。而在一些專家學者看來,“屏幕依賴”低齡化現象,很可能會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為阻礙他們正常成長和發展的不利因素。
確實,“屏幕依賴”首先會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中國孩子每天戶外活動不到1小時,大部分時間“宅”著;節 假日超過一半的孩子在電視、電腦等各種屏幕前待2小時以上。而正處在長身體階段的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運動,需要鍛煉,當“宅男宅女”嚴重低齡化、幼齡 化,對他們身體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教育部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學生肥胖和超重檢出率增加,視力不良檢出率也在持續上 升。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勞”,就要歸之于“屏幕依賴”。
而和“屏幕依賴”對少年兒童身體上造成的負面影響相比,更加嚴重的問題是心理上的影響。一旦他們因為過于迷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一 有空閑就沉浸其中,那么就相當于在他們的周圍形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和獨立的世界,如此,他們的現實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會出現退化,這顯然 會給他們在未來適應和融入社會帶來困擾和麻煩。
與此同時,互聯網帶來“信息爆炸”的同時,也讓各種信息碎片化、膚淺化、簡單化,這對未成年人來說,一方面不利于他們養成主動思考、獨立判斷等良好思維習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他們形成理性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對人正常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構成挑戰。
如何引導孩子有節制地使用各種移動終端產品,不淪為“屏幕之奴”,應該引起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廣泛重視與關注。作為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對 孩子接觸和使用各種移動終端產品進行理性引導,減少和限制他們在各種電子屏幕前的時間;作為老師等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各種電子產 品的同時,加強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比如出臺管理規定,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期間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熱點推薦:
2013年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考前必看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