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A卷
給定資料
1."真的太美了!能把它送給我嗎?"
"天哪,這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嗎?太神奇了!"
這樣的贊美,幾乎不用打草稿,每一個看到高清紅剪紙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發出這樣的驚嘆!
人群中的高清紅與普通的中年婦女并無二致,但只要給她一張紙,一把剪刀,她仿佛頃刻間就擁有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我是為剪紙而生的。"因為有了剪紙,高清紅的人生道路從此不同。
廣靈剪紙作為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以彩色剪紙為特色,每件作品經二十余道工序成形,是集繪畫、色彩、鏤雕于一體的手工藝術品,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2009年廣靈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部分申報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靈剪紙傳到高清紅這里,已經是第六代了。也許是廣靈的青山綠水賦予了她靈巧的心思,也許是祖祖輩輩的匠心造就了她杰出的基因,4歲起高清紅跟前瞻外祖母和母親學剪窗花,年紀輕輕就已經能獨立完成設計巧妙、構思獨特的剪紙作品了。
和身邊很多同齡人一樣,高中畢業后高清紅走上了工作崗位。然而1996年她所在的縣水泥廠因企業效益滑坡,她只得被迫下崗。回到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說上世紀80年代廣靈剪紙的主要創作生產基地廣靈工藝美術廠倒閉了,她心底埋藏多年的那個兒時的"剪紙夢"突然萌動了,于是,追隨夢想的召喚,青紅剪紙藝術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作為廣靈民間剪紙藝術的帶頭人,高清紅開始帶領廣靈剪紙走上民間文化產業化的道路。
從"一年一枯榮、歲歲上窗欞"的窗花做起,青紅公司規模越做越大,層次越做越高,單色的變成了多彩的,民間的變成了民族的。由高清紅創新的"剪紙加減法"讓構圖躍然紙上,出圖力透紙背,把傳說的廣靈剪紙藝術推到了創作新階段,在眾多形式的剪紙中獨成一家。據了解,廣靈剪紙中難度最大的多層剪紙,高清紅目前已經可以剪到八層,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而在民間,她的多幅作品的市場價已達數萬元。
不再是傳統福祿壽禧產飛禽走獸,高清紅的剪紙瞄準了更廣的文化經典;歷時半年完工的長達數米的《清明上河圖》以精湛的刀工藝術將北宋時期的繁榮市井刻畫得惟妙惟肖;色彩明艷的《醉迷紅樓十二金釵》讓曹雪芹筆下的十二位古典美人生動傳神。2013年,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收到高清紅為其創作的剪紙肖像禮品時贊不絕口,連連說:"太神奇了,比我本人還漂亮。"
青紅剪紙愈剪愈美,作品也愈傳愈遠,如今的廣靈青紅剪紙公司被山西省大同市指定為"民間手工藝術專業公司"和旅游產品定點生產公司,在全國各地開設了10余個展廳和辦事處,而青紅剪紙不僅走進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也隨著中國的文化開放走向了國際舞臺,每年實現產能1500萬元,出口創匯100萬美元。
產品走出了國門,高清紅的心卻在廣靈。"中國剪紙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部分,但發展道路卻很艱難,多年來難登大雅之堂。為了保護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領全縣上萬農民從事剪紙產業,還專門建立了廣靈縣剪紙產業文化園,用市場的力量喚醒傳統文化。"高清紅告訴記者,前不久,她們與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和聯合國青年技術培訓組織共同創辦了"國際青年就業技能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剪紙人才1萬多人;同時還成立了剪紙民間藝術協會,與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力圖將中國民間藝術推向國際市場。2013年7月,高清紅帶著剪紙作品《清明上河圖》全卷走入聯合國,受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莉娜·博科娃的高度贊賞。
"事實證明,中國傳統文化是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的,但是這條路并不好走,規模也比較小,市場認可度仍有待提升。"高清紅呼吁社會更多地關注民間文化,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創造更多的對接平臺,只有這樣,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走向市場、發揚光大。
2.大批赴美志愿者漢語教師在美國校園和社區內擔當著文化使者的角色。高中教師小瓊就是其中之一。為期一年的赴美教學經歷給她、她的美國學生乃至美國"街坊鄰居"都留下珍貴記憶。
小瓊在俄克拉荷馬州一座小城執教,借住在一對老夫婦家中。小城只有一家沃爾瑪超市。用男主人加里的話說,"全鎮人幾乎互相都認識"。她每次出門都會被當地人認出來,很多人都會友善地同她打招呼。文化交流歸根結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
文化交流歸根結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小瓊說,自己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不幸失去雙親,很長時間難以從悲傷中走出來,但這對美國老夫婦的悉心照顧、小鎮居民的熱情讓她真切感受到人間真情。
和其他漢語教師一樣,小瓊也配備了介紹中國文化的"資源包",內容從神話故事、歷史名人到古典名著不一而足。不過,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她本身就是當地人了解中國的一個"資源包"。"你們也有手機么?""家中有電視嗎?"一個個問題背后是美國孩子對中國的不了解。當然,在打開"資源包"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引發價值觀碰撞。"美國老師不加班、中國老師愛加班","中國人愛儲蓄",甚至小瓊想起萬里之外家人時充盈的淚水,都讓孩子們乃至大人們真切地感知著"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碰撞后帶來的是了解和欣賞。
"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制造',"加里對記者幽默道,"如果你們國家要派出中國文化大使,選我們的瓊準沒錯。"
當記者在世界各地問起:"提起中國文化,您會想到什么?"在赤道邊春城內羅畢,中非關系專業在讀研[微博]究生瑟庫拉這樣告訴記者:"孔子,我會想到他。我上過不少有關中國外交、非中關系的課,每次遇到理解不了的思想時,我們就開玩笑說'這是孔子的思想'。每次辯論課上找論據時,我們最后總會找到'孔子曰……'。西方也有很多先賢,但中國先賢似乎我只了解孔子。"
在內羅畢CBD地區一家大排檔餐廳。28歲的顧客貝利對記者說:"我通過在內羅畢工作的中國人了解中國文化。我覺得要想讓肯尼亞人了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是生活在本地的中國人的態度,希望中國人能同當地人多交流。中國政府也應在非洲多辦一些展覽,比如飲食展覽、傳統服飾展覽,這樣我們才能了解更多中國文化。"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悟是:在融合流動的地球村里,每個人都是一國最生動的"文化名片",你傳達什么,對方就感受什么,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看似工程浩大,卻始于足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政府需要做的還很多,而民間交流、業界合作也亟待進化升級。
3.隨著網絡和電視制造業的發展,全球電視劇市場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隨意按動鼠標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同樣在看的劇集,觀眾可以坐在家中盡享頂級劇集的極致體驗,"追劇"儼然成為都市白領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作為2014年最為火爆的美劇代表,《紙牌屋》一經推出便極度受寵,引起全民熱議,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是《紙牌屋》的忠實粉絲。有觀眾看完《紙牌屋》后表示對于美國政治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對權利與愛情更有了新的認識,甚至翻出以往講述美國歷史的書籍、影片觀看,參與這部劇的討論。
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總出口額是143億美元(2011年),暢銷100多個國家。2012年在法國播出美劇多達數十部,其中30多部單集觀眾超過百萬,《超感神探》還一舉成為當年的電視劇收視冠軍。在德國,美劇基本處于壟斷地位,占據約90%以上的播出份額。韓國2011年也從美國引進了122部電視劇。
"美劇《紙牌屋》這類全球劇的熱播趨勢有目共睹,它們真正開創了電視劇'24小時人球聯播'的奇跡。"英國某傳媒的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梁先生們如此評價。專家認為,電視文化產品的價值日益凸顯,中國應從中借鑒經驗,提升電視劇制作水平,同時加強文化產品對外輸出能力。
《紙牌屋》的熱播并不影響《來自星星的你》賺取過億眼球。由于兩部電視劇對受眾有明顯的劃分,出現了同期上映卻"平分天下"的局面。《來自星星的你》在韓國播出時,網絡最高收視率達68.9%。
美劇、韓劇在全球熱播并非偶然。"以受眾為導向,創新電視劇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全新的制作模式給了電視劇全新的生命。"S大學新聞傳播學唐教授認為,與中國電視劇傳統意義上的播出模式不同,美劇大都按"季"播出,通常一星期只播一集,邊拍邊播,由于美國電視劇播放平臺不多,每年能在季播期黃金時間段播出的不到2000集,因此競爭異常激烈,近年來韓劇也采取邊拍邊播的模式,《來自星星的你》每周播出兩集,每次網上更新劇集都會引發下載熱。
這種開放的模式可以使制作方充分感受到觀眾對劇集的關注程度,根據每周更新的收視率和觀眾的反映,及時調整創作方向,美劇《越獄》第一季播放時,收視率曾高達1800萬人次;而《生活大爆炸》主人公謝爾頓的性格就是根據觀眾的反饋幾經改變才定型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熱播劇大多高水準、大投入,保證質量精良,季播和周播的模式本身就拉高了電視劇制作成本,面對制作團隊、劇本、導演、演員、道具等精益求精的追求,使得熱播劇拍攝成本很高。
對比艾美獎得主《廣告狂人》《斯巴達克斯》等美劇每集200萬美元左右的制作費用,《紙牌屋》近400萬美元的單集平均成本大大超過了一般制作標準。2011年美劇《史前新紀元》,重金打造的首集拍攝費用就接近2000萬美元,甚至超過眾多電影的投資成本。
這些熱播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同于中國的"武俠劇""清宮劇""名著劇",而以現實為題材,用寫實手法描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與觀眾不疏遠,除科幼劇外,美劇大多務求內容真實,有時涉及技術層面還要請顧問或相關專家親自操刀,《生活大爆炸》劇組甚至擁有一個真正的"科學顧問",專門負責劇本中關于科學部分的內容創作。
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制播能最充分地反映電視劇生產流程的市場化屬性。《來自星星的你》盡管有科幻成分,但人物感情進展、尊老愛幼優良傳統貫穿其中,傳遞出韓國普世價值觀。
唐教授說,美劇和韓劇都通過簡單的日常生活與淡話交流傳遞價值趨向,劇中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感問題、生活細節問題的揭示,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貼近生活中的文化輸出才容易被外國觀眾認同。
在國產電視劇產量猛增的背景下,專家建議中國加強對產品質量把關,積極探索并生產出既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又符合國際主流"文化經驗"和"感覺結構"的電視產品。
4.針對近日在中國內地掀起了一股追韓潮,政協委員G在2014年3月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韓劇熱潮,已經不僅是韓劇的問題了,這讓我們的文化自尊受到傷害,文化自尊的傷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
韓潮來襲,韓迷們自然是喜不勝收,來者不拒,多多益善。而如同G這樣的文化人士則不免有些心存疑慮,擔心"韓流"損害我們的文化自尊。一方是歡迎,一邊是反對,究竟誰說得更有道理?有網站發起"我們該如何面對韓劇熱潮"的討論,引發了大量跟帖。有網名把跟帖中的核心觀點摘錄如下:
觀眾喜歡韓劇,當然有其理由。比如情感細膩,比如演員養眼,比如制作精良。相比于國內電視劇而言,這些都是韓劇的優勢所在。在這個文化多元開放的時代,其實不管是韓劇,還是好萊塢的電影,我們都有選擇的自由。原因很簡單,觀眾自然是什么好看什么。從某種程度上說,觀眾所看中的更多是韓劇的娛樂功能而非文化入侵。有人認為,韓劇邏輯性較差,觀看時無需動腦子,可以單純的"感情發現"。換而言之,觀眾在看韓劇的時候,絕不會去想韓國文化怎么就傷害了中國傳統文化這樣的宏大命題,在他們看來,只要故事足夠精彩就足夠了。
任何一種文化的體現都需要一定的載體。韓國的電視劇、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這些都是外來文化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外來的"文化鯰魚"。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文化自尊受到傷害并非是從韓劇或者好萊塢電影開始。因為自西方人用堅船利炮打開清政府的大門開始,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新文化運動,我們的傳統文化可以說一直在與西方文化的斗爭中不斷的延續和發展。不可否認,現在中國傳統文化式微,有些好的傳統,好的習慣,好的做法都被拋棄了,但中國文化或者說華夏文明依然在一脈相承。
不可否認,韓劇是韓國文化的一種體現,韓劇熱無形之中會帶來韓國文化的影響,對中國文化帶來一定的傷害。但是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傷害程度究竟有多深?根本沒有準確的實證數據。韓劇在大陸風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可以看到人們穿韓版的衣服,說一兩句"歐巴""思密達",吃幾次韓餐,可并沒有見到有誰因為喜歡看韓劇就改一個韓國名字或者移民[微博]韓國。韓劇的影響當然是客觀存在,但說傷害了我們的文化自尊則未免太高估韓國文化的影響。
看看韓劇,天不會埸下來,文化自尊也不一定會受到傷害。換個角度說,我們正視"韓流"的影響,可更該思考如何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5.當前,中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著逆差,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國文化涌入中國,在數量質量上都難成比例。為了扭轉這種逆差,有學者提出了中國文化輸出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產物。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人們認識到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不僅要"引進",而且要"輸出"。有學者認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須有自己的創造性輸出,否則這個民族就會喪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國當代文化需要進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長點,藉此從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來,真正開始自己的文化創生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對話和文化輸出。"
從1934年魯迅提出拿來主義到當前我們提出文化輸出,已經整整過去80年了。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對外開放要堅持"引進"和"輸出"相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不僅是對經濟建設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適合文化建設。這就是說,我們的文化建設要堅持"拿來主義"與"文化輸出"相結合。
學者指出,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從拿來主義到文化輸出雖然是一個巨大轉變,但是,我們的文化輸出不能為輸出而輸出,而是應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們拿來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我們的文化輸出也必須輸出的是中國當代文化中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文化輸出應以我們的原創作品為主,即能夠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代表中國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過去,我們也有一些文化產品輸出,我們也輸出了不少優秀的文化產品。但是,不可否認,我們輸出的有些文化產品卻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狹隘需要,販賣的是一些中國文化的落后的、丑陋的東西。這種文化輸出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形象,損害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
因此。中國當代文化解決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現象,就必須在努力解決現存沖突的過程中大力創造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在人類的健康向上的發展中做出自己應有的獨特貢獻。這種"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首先就內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觀。因此,有學者套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話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
鑒于有人提出從文化拿來主義走向文化輸出主義的理念,有學者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一是少提"主義",一提主義往往會走向極端;二是在文化上還是要"拿來"與"輸出"并舉。文化上的平等交流應該是互通的,一手進一手出,不應該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愿意只做進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則根本不符合世貿協定。"拿來"拿的是我們沒有的,而且是必要的;"拿來"也不是全盤西化,囫圇吞棗,而是咀嚼消化,為我所用。"輸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傾銷",文化上的偽劣產品應該杜絕出口,以次充好必然敗壞名聲,后患無窮,即使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盡管資源十分豐富,也需要經過現代的闡釋,方能切合當今發展的需要。最能體現中國當今文化軟實力的,應該是經過中西會通又從現實需要出發,體現時代特點的原創性的文化觀念、文化思想和文化產品,在輸出什么、怎樣輸出、拿來什么和創造什么等方面,還需要作通盤的規劃,并付之行動。
作答要求:
一、"給定資料3"介紹了美劇、韓劇的成功事例,請根據"給定資料3",概括我們從中能借鑒到哪些經驗。(35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二、假如你是某單位的X駐廣靈的觀察員,請根據"給定材料1",以《高清紅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為題寫一份材料,供領導參考。(50分)
要求:(1)內容實體,符合實際;
(2)目的明確,均合主題;
(3)條理清楚,有概括地;
(4)不超過500字。
三、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拿來"與"輸出"》為題,寫一篇文章。(75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材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2014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答案解析(A)
一、"給定資料3"介紹了美劇、韓劇的成功事例,請根據"給定資料3",概括我們從中能借鑒到哪些經驗。(35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解題思路】
本題作答資料范圍為"4",作答任務為概括經驗,作答條件包括全面、準確、簡明,字數不超過200字。因此作答時考生須注意,答案要點應只在資料4中尋找,不要囊括其他材料要點;作答不僅要保證要點齊全和準確,更需要注意作答字數的限制,需要語言必須簡明、扼要。
【參考答案】
積極探索既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又符合國際主流的電視產品。一、提升電視劇制作水平且加強文化產品對外輸出能力。二是以受眾為導向,以現實題材為主,創新電視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
二、假如你是某單位的派駐廣靈的觀察員,請根據"給定材料1",以《高清紅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為題寫一份材料,供領導參考。(50分)
要求:(1)內容實體,符合實際;
(2)目的明確,均合主題;
(3)條理清楚,有概括地;
(4)不超過500字。
【解題思路】
本題要求以《高清紅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為題寫一份材料,供有關部門參考。通過閱讀題干我們需要注意四個問題:
一是作答范圍,本題要求根據給定資料1,故此我們要回到材料1去尋找答題的要點。
二是題目類型,本題出現了"啟示"字樣,但是實際上并不是啟示性綜合分析,而是貫徹執行題目。題目給定,且組織意圖也給定,即"供有關部門參考"。
三是關鍵詞分析法,本題的關鍵詞集中在題目中,一個是"高清紅的成功",另一個是"給我們的啟示"。所以在作答的時候應該按照"高清紅成功案例概述"+"啟示"的模式。
【參考答案】
高清紅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
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的廣靈剪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一度面臨衰落。這樣的背景下,廣靈民間剪紙藝術帶頭人"高清紅",帶領廣靈剪紙走上民間文化產業化的道路。盡管困難重重,高清紅和她的團隊依然將"廣靈剪紙"打出了一片天地,有效的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其成功的案例對于我國保護民間文化有如下啟示:
第一,創新民間文化。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傳統民間藝術推到創作新階段。
第二,開拓民間文化。合理利用文化經典,如古典名著,名家書畫作為民間藝術的素材。
第三,推廣民間文化。充分發揮政府在保護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以旅游業帶動民間文化的傳播;同時,利用國際化的大型活動將中國民間文化向世界推廣。
第四,保護民間文化。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帶領農民從事民間文化產業,建立文化園,設立培訓基地培訓基地,成立協會其它組織合作保護文化。
為了讓中國傳統文化真正走向市場,發揚光大,我呼吁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全社會更多的關注民間文化,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創造更多的對接平臺。
三、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拿來"與"輸出"》為題,寫一篇文章。(75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材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拿來"與"輸出"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四千年來一直位居世界文化頂層,無論是張騫通西域,還是鄭和下西洋,都傳播中華文明于四方。多年天朝上國的歷史地位,更令中國文化廣受推崇。然而,自鴉片戰爭以來,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國人承接新文化運動思想,以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引領了革命運動的興起,外來文化對我國影響深遠。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看待我國文化與外來文明,已成了文化部門的難題。
其實,中國文化由來已久,數千年的文化積累中寄托著民族魂魄,而外來文化緊密結合時代,如果不能善加吸收,勢必落后當前發展。今天,我國站在新的歷史轉折點,就要平衡文化"拿來"與"輸出"的關系,既要兼包并蓄吸收優秀外來文化,也要將中華文明的光芒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拿來"外來文化,需要克服民族自負。上個世紀,魯迅先生以一篇《拿來主義》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指引。但是多年來,部分國人對外來文化缺乏認識,對中國文化盲目自信,導致他們固步自封。其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文化如果不能與時代結合,勢必重演清末閉關自守的歷史悲劇。我國文化部門應適當開展外來文化宣傳活動,通過舉辦展覽,開設論壇,幫助外來文化進入中國,增加國人文化認同。
"輸出"中國文化,需要建立民族自信。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昔日街頭的"韓風日風",還是今日網絡的"韓劇美劇",個別群眾不加辨識妄加推崇,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不屑一顧。長此以往,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難免付諸東流,而民族自信心則勢必隨之湮滅,文化走出去也將成畫餅。針對這一問題,文化部門應與教育部門兩相合力,聘請專業學者開發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不斷加大傳統文化教育力度,在社會上營造出全民共同追求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樹立高昂的民族自信心。
平衡文化"拿來"與"輸出",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不斷發展,但企業規模大都小微,資金積累并不雄厚,導致外來文化拿來不全,本國文化輸出受限。如此一來,無論國內國外對文化都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決定著國家硬實力的發展。我國政府應對文化企業加大支持力度,通過市場開發引領民間資本注入,如此一來既可以助力企業生存發展,又可以加大文化全方位交流。
文化的"拿來"與"輸出"關系著文化的進步,關系著世界的交融,關系著國家實力的增長。如果不能平衡二者關系,勢必無法保持文化可持續發展。在新世紀的今天,單一文化已經無法滿足世界需要,我們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合理吸收外來文化,同時,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幫助世界認識一個全新的中國。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