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妞这里只有精品_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应用_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_色多多污污下载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務員 >> 申論 >> 申論熱點 >> 正文

申論熱點:生態旅游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發表時間:2014/1/26 16:28:55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申論熱點:生態旅游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生態旅游業的崛起
  
  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旅游業日益上升為全球性的重要產業。目前,全世界旅游業的總產值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以上,而生態旅游則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近二十年,世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更為迅速。根據世界旅游組織估計,目前生態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業總收入的15%—20%。另有資料顯示,近幾年世界旅游業的構成,生態休閑旅游占62%,而宗教、健身旅游和文化、商務旅游只分別占20%和18%。由于生態旅游的概念不統一(目前國內外約有20多個生態旅游的定義),統計的口徑不同,反映出的數字也有較大的差異,但全球生態旅游業發展極為迅速,在旅游產業中比重很大,則是無可置疑的。
  
  我國的旅游業起步較晚,從八十年代中期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深入發展,經濟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業才迅速崛起,但旅游產品傳統、單一,基本上屬參觀游覽之類。199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建立12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后,各省又陸續建起了100多個省級休閑度假區和數千個休閑度假村(點)。1999年國家旅游局更提出了“生態旅游年”的概念,使中國旅游產品結構迅速轉型,由單一的參觀游覽觀光轉向以生態、休閑度假為主的多樣化的旅游產品結構。
  
    以生態、度假、休閑為主的多元化產品結構順應了經濟發展規律和群眾生活的需求,使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2001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達到7.84億人次,旅游收入3,522億元人民幣,入境過夜旅游接待3,316.67萬人次,創匯177.92億美元,國內國外旅游總收入達4,99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近10%,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旅游創匯收入排名由世界第40多位躍升到第7位,接待人數居世界第5位。作為華南的中心城市廣州市,2001年接待旅游總人數達到680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接待海外旅游者442萬人次,增長5%,旅游總收入45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9.5%,旅游業增加值為140億元,增長9%,旅游業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5.2%,外匯總收入16.5億美元,占全國旅游外匯收入的9.3%,占全省旅游外匯收入36.9%。在上述可觀的數字當中,生態旅游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據2002年春節期間游客在廣州旅游情況的抽樣調查,在3293個游客中,休閑、觀光、度假等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游客占游客總數的81.9%,而探親訪友、商務、會議、療養、文化體育科技交流的合計只占18.1%。生態旅游使都市人得以回歸自然、認識自然、親近自然、享受自然,暫時擺脫都市喧鬧和塵俗的環境,達到徹底放松、休閑、健身、益智的目的,因此大受歡迎,成為都市人生活的時尚和必須。現在顯然是剛剛起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假日增加,發展的勢頭將會更猛。如果說,20世紀是觀光旅游迅速發展的時期,那么,21世紀將是以健康、放松、休閑為目的,回歸自然、享受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旅游蓬勃發展的新時代。
  生態旅游是以優良的生態環境作為載體,作為依托的。離開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旅游就無從談起。從近幾年的實踐可以看到,發展生態旅游產生了多重的正面效應:①除滿足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的需要之外,也培養了人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良好素質;②促使地方黨政領導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大力加強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營造一個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旅游大環境,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③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一些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通過發展生態旅游,把旅游活動的綜合效益和旅游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獲得巨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區域經濟不斷向可持續方向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發展經濟的好路子。
   
  二、生態旅游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但是,存在的問題也十分嚴重。不少地方違反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缺乏環保意識,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景點設施對景觀的破壞。不恰當地大建樓堂館所、停車場、商場、游樂場等;在一些風景名勝、溫泉地區,政府無錢投入,又疏于管理,任由一些小業主、小商人甚至村民亂搭亂建,低水平建設,到處臟亂差。有的出讓土地給某些部門、單位建招待所,缺乏總體規劃,各自為政,高密度建筑,破壞了原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二是濫造人造景觀,以各種神話傳說,宗教迷信為題材的神怪塑像、龍宮鬼殿,充斥山野幽林之中,顯得不倫不類,大煞風景;三是旅游設施如賓館、飯店等沒有配套治理三廢。廢水、廢渣、廢氣以及生活垃圾、汽車尾汽污染環境,原先的碧水藍天綠樹變色,甚至不復存在;四是賓館失控,游客過多,超過環境容量,導致水源枯竭,溫泉抽盡,鳥獸絕跡,生態失衡;五是部份游客環境意識、公德意識差,隨地扔垃圾,如易拉罐、塑料袋、啤酒瓶等,甚至毀壞樹木、踐踏花草、狩獵打鳥、挖樹頭盤景、藥材等等,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所有這些做法,都是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只顧局部利益,不顧全局利益,只顧經濟效益,不顧生態效益的短視行為。有的景區,開始還紅火一陣,到后來,生態環境破壞了,也就荒涼寂聊了。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現象并非個別,而是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一些世界性、國家級的旅游度假區、風景名勝區也不能幸免。據最近報載:某國家級名勝風景區因為建造賓館、桑拿娛樂場所過多,水源枯竭、松樹枯死,生態環境惡化,即是一例。這種情況,如不大力遏止,生態旅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為繼,甚至成為破壞生態環境的罪魁禍首,我們的后代就會生活在百孔千瘡,到處荒漠,面目猙獰的地球上,人類就會受到自然的嚴厲懲罰。



  三、促使生態旅游業健康發展的對策

  為使生態旅游業朝著正確的路向健康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生活追求,又為后代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既在取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同時,又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必要認真地研究對策,并付諸執行。當前生態旅游業存在的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對旅游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但產生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經濟、社會、管理、教育等諸因素,因此,不能就環境論環境,而要綜觀各種因素,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
  (一)生態旅游業和其它產業的關系
  旅游業(包括生態旅游業)與其它產業之間存在著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的關系。旅游業已被公認為全球最富有生機的朝陽產業之一,并對其它產業產生極大的帶動和關聯作用。根據世界旅游組織公布的研究成果顯示,1元的旅游產值可以帶來5—8元的綜合經濟效益,旅游部門每增加1名就業人員,其它相關行業就增加6個就業職位。因此,當前大力發展旅游業,特別是生態旅游業,對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反過來,也只有各行各業發展了,旅游業才能得以發展。旅游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這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是國內旅游需求的擴張期,達到3000美元,出境游才會興旺起來。2001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900多美元,廣東人均GDP超過1640美元,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均GDP更在3000美元以上,市民總體水平已達到小康,并逐步走向富裕。因此,大力發展旅游業,條件是具備的,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旅游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旺盛的市場需求,只要因勢利導,就能發展起來,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地處珠三角中心地帶的番禺區2001年人均GDP超過4200美元,交通發達,百業興旺,外商多,群眾旅游的欲望強。近十年來,區委、區政府乘勢而上,引導市場多元投入,陸續修建或新建了蓮花山風景區、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長隆夜間動物園、寶墨園、南沙天后宮、大夫山森林公園等等旅游景點景區,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2001年,番禺旅游接待人數達594萬人次,旅游收入36億元以上,創匯9755萬美元,成為全市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一些縣市經濟非常落后,卻不顧自身條件,勉強發展旅游業,失敗的很多,因為發展旅游業包括發展生態旅游畢竟要有較大的投入。沒有其它產業的發展,國民經濟達不到一定的水平,地方財政收入少,群眾生活水平不高,旅游資源的調查、旅游規劃的編制、交通、能源等必要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景區景點的開發、環境的整治、旅游的宣傳推介等等都難以解決。客源也是一個問題。有的地區勉強搞起一、二個景點,由于投入不足,旅游的大環境不好,缺乏高水平的規劃和建設;有的地區靠出讓土地、景點給群眾,放任自流,亂搭亂建;有的山區甚至以砍伐樹木來換取投入,與生態旅游的初衷大相徑庭。這是一些地方生態旅游搞不起來,生態環境卻遭到嚴重破壞的重要原因。
  但生態環境最好、生態旅游資源最集中的地方往往又是經濟最不發達的農村,特別是離城市較為偏遠的山區。這些地區的生態旅游發展起來,可以為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群眾提供休閑、度假、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好去處,同時也可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實現脫貧致富,實現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因此,發展這些地區的生態旅游,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但這些地區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交通不便,單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難發展起來的,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在作出決策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①生態環境必須在一定的客源市場范圍內具有很大的特色,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否則,路途遙遠,很難吸引中心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游客。②必須通過上級政府的專項撥款、外商投資、對口城市(單位)開展旅游扶貧等措施,搞好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③必須運用市場機制,引入外來資金、技術、人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起點管理,處理好環境開發與保護、資源利用與更新的關系,做到可持續發展,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名牌旅游產品。④在這個基礎上,當地政府仍然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大力發展地方經濟,促進各行各業發展,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同時,協調好“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的配套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使旅游業和其它產業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良性互動關系,使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建筑在堅實的基礎上。
  (二)生態旅游資源保護和開發的關系。
  在發展生態旅游業的過程中,在生態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的問題上,政府一定要發揮主導作用,實行宏觀調控,不能放任自流。要堅決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對差的生態環境還要進行改造、治理,如種草植樹、綠化荒山、改造林相、整治河涌等等,恢復良好的生態系統,努力營造適于生態旅游的大環境,使生態旅游有更大的空間,并成為生態旅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點上的開發,在微觀上可以放開搞活,運用市場機制,努力吸引外地的資金、技術、人才投入到景點、度假村、生態園、農莊以及交通、賓館、飯店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上。每個景點的開發都要進行可行性分析,抓好規劃;所有建筑布局都必須以保護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前提,所有建筑的風格,都要與環境相協調,保持自然的、鄉野的特色,減少人工的雕琢。要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符合生態旅游回歸自然、認識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著力打造生態旅游的精品,創建名牌、上檔次、上規模,“不求最多,但求最好”。堅決防止“小、弱、差、散”,低水平建設,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做到保護、開發、利用三統一。番禺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不但保護好原有的生態環境,還把原來的山坑田、荒山荒坡改造成適于動物生活和游客游覽的動物世界。人在其中,仿如置身于環境優美的大自然,到處風景如畫,田園美景,所有動物也如生活在自然界一樣,生長良好,繁殖力特別強。白老虎在別的地方很難繁殖,在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卻一年三胎。開張幾年來,每年接待游客都近200萬人次,經營收入2.5億元以上。做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獲得巨大的成功。
  對一些很有價值的生態旅游資源,如暫時不具備開發的條件,或預測三大效益不明顯,不要勉強開發,可先保護起來,待將來條件具備了再考慮。
  (三)生態旅游的優質服務與環保措施的關系。
  生態旅游與普通觀光旅游的區別,是要讓游客回歸自然、認識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讓游客暫時逃離都市的喧鬧與擠迫,置身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滿目蒼綠的大自然之中,盡情體味大自然所賦與的寧靜與和諧,在這過程中,增長對自然的認識,并自覺地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使心理得以放松,身體得以健康,精神得以滿足。因此,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應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為游客提供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幫助游客認識自然,參與保護自然為標準。任何以大量消耗能源、物料,破壞生態平衡,污染環境為代價的“優質”服務,都是與生態旅游的要求背道而馳的,換句話說,優質服務和落實環保措施是一致的。其要點如下:
  1、必須注意“環境容量”。當一個景點的游客數量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就是“環境容量”理論。根據有關資料認為,主要景點的游客容量應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點100—200平方米/人,海灘10平方米/人以上。超過這個界限,就會使生態環境超載,導致生態失衡。
  2、必須處理好“三廢”。賓館、酒店的廢水、廢氣、廢渣(生活垃圾)必須經集中處理,達到標準才能排放;區內汽車應減少到最低限度,改用電瓶車、馬車等綠色交通工具。
  3、必須嚴禁捕獵、破壞樹木、花草、植被等行為;釣魚要在指定的水域內垂釣,不得網魚、電魚等掠奪性行為。
  4、必須盡可能減少物耗。旅館不設一次性拖鞋、浴帽、牙膏、牙刷等,毛巾應重復使用,減少洗滌劑污染;洗浴、抽水馬桶等設施都要采用節水型。
  5、必須讓游客參與愛護大自然的活動,或植樹、種草,或種菜、摘果,參與農事活動,讓游客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還可通過圖示、標本、植物(農作物)銘牌等,讓游客認識自然,熱愛自然。
  6、必須通過具體的、生動的形式,開展對游客愛護自然、加強環保意識的教育,不隨地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損害一草一木,還要節約水、電等能源,自覺維護生態平衡。
  這樣,才能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并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旅游部門與其它部門的關系。
  根據現代經濟理論,各個部門的橫向聯合,能夠有效地、迅速地提高生產力,促進經濟更快發展。旅游包含了食、住、行、游、購、娛等六大要素,是一項綜合性、帶動性很強的產業,光靠旅游部門一家是難以辦好的。特別是生態旅游,包含有林業生態游、農業生態游、海洋生態游、以及沙漠之旅、草原之旅等等,和林業、農業、海洋水產、水利、國土資源等部門關系密切。要搞好科學的規劃以及交通、治安等等,又離不開城建、規劃、環保、交通、公安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因此,要搞好生態旅游,必須在政府的主導下,在旅游部門的牽頭協調下,實行橫向聯合,共同努力,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包裝整合,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按生態旅游的要求,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使生態旅游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