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卷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
(滿分100分 時限180分鐘)
一、給定資料(部分)
資料1
一篇題為《獨一無二的“中國范兒”》的文章在網上傳播,其中下面兩段文字尤其引起了網友的熱評:“一個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范兒’,一個國家有自己的‘國家范兒’。我華夏泱泱大國,五千年的傳承,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中國范兒’。”“‘和為貴’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從漢唐直至當代,彰顯著大國氣度,航海家達伽馬,在到達非洲大陸時樹起了旗幟,標示葡萄牙王室的主權。然而他不知道,比他早一百多年,一位叫鄭和的中國人早已到達了非洲。鄭和并沒有樹立標示大明主權的旗幟,而是樹立了一座豐碑,一座友好而和平的豐碑。拒絕侵略,傳遞友好,這就是我中華氣度,我們的‘中國范兒’。”
有網友點評說:這樣的文章讀得人熱血沸騰,豪情萬丈,表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大國意識”,看過之后不禁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資料2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誠信知理、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優良傳統。如今,中國正處于經濟中高速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期,物質財富的日漸豐富,給社會風氣帶來了一定影響。為此,我們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指出,要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資料3
“不學禮,無以立。”F說,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怎樣做人、處世。或者說,一個人不懂得基本的規矩,就難以在家庭和社會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禮”與“立”做更寬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或許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第五次全會上提出要“嚴明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資料4
網友“子曰”和“雨后”認為,傳統文化被漠視也是導致教養缺失的原因之一,網友“子曰”說:“家長、老師必須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踐行傳統文化精髓,領會其中真諦,并結合當今社會大背景,努力修身養性,三五個月內,肯定會影響到一些人。”
“我是老師,也是家長,從學生的作文中,從兒子的講述中,我不時能看到聽到孩子禮貌言行遇冷的情形。每當那樣的時候,我都很痛心,會及時跟孩子溝通,紓解他們心中的委屈和郁悶。”……
……
二、作答要求
(一)概括給定資料2中提到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所關注的問題及其所給出的具體建議。
(二)請根據給定資料6,指出劃線句子的含義。
(三)給定資料4中某美術館正在策劃藝術家黎明的作品展,為這一作品展撰寫一則導言。要求:圍繞黎明的創作宗旨、作品材質及藝術追求等方面作答;內容具體,層次分明,語言流暢。
(四)某地中學舉辦“文明素養教育主題宣傳周”活動,假如你是相關負責人,校方請你在這次活動的開幕式上講話。請結合“給定資料5”,寫一篇題為“素質養成,從學會道謝和應對致謝開始”的講話搞。
(五)以“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系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參考答案】
(一)概括給定資料2中提到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所關注的問題及其所給出的具體建議。
【答案要點】
給定資料2主要反映了提升國民素質的問題。一是國民缺乏閱讀,各地方的圖書館建設不足。二是國民文明缺失及違反傳統文化規范的不斷涌現。三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及對家庭缺乏情感關懷現象突出。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設足夠的圖書館。
二是國民自身提升素養,把傳統文化精華編制禮儀教材。
三是高校開設國學課程,開展“孝”文化教育活動,在中學使學生具有音樂和美術的基礎。
(二)請根據給定資料6,指出劃線句子的含義。
【答案要點】
中國的教育缺乏靈魂的東西。
教育要解放心靈。
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教育要摒棄浮躁、功利,回歸到教育規律。
教育必須基于中庸、可能和適當三個原則。
教育要豐富內心,不要一味地去適應外界。
因此,教育應追求內在。
(三)給定資料4中某美術館正在策劃藝術家黎明的作品展,為這一作品展撰寫一則導言。要求:圍繞黎明的創作宗旨、作品材質及藝術追求等方面作答;內容具體,層次分明,語言流暢。
【答案要點】
導言:“藝術家黎明作品集美展”在本美術館舉辦。藝術家黎明在自己的創作中融入“中國元素”和“中國符號”,他的的行為、裝置、水墨試驗、油畫、綜合材料等藝術創作都蘊含了“中國精神”。
在黎明早期的油畫作品中,長城形象的運用突出了中國元素、中國符號的意味。他的裝置作品《為長城延伸一萬里》蘊含的中國精神凸顯民族自尊與主體性精神,是他表現大國意識的一個前提。
黎明采用布面、牛皮卡紙、水墨、長城風化的泥土、油墨、丙烯、工業膠粘劑等綜合材料創作作品,構成了時空、地理、人文三位一體的對話關系。用中藥為長城療傷的創意體現中國傳統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和責任擔當;用水墨精神彰顯東方文化精神;采用現代化機械制造冰磚,以冰雕的技法立體展現中國精神的內核。
黎明的作品中表現出對于中國精神和本土語言的強烈自信,挖掘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科技理性主義洗劫世界的當下,如何以中國精神的文化想象,展開大國意識的責任抱負。
(四)某地中學舉辦“文明素養教育主題宣傳周”活動,假如你是相關負責人,校方請你在這次活動的開幕式上講話。請結合“給定資料5”,寫一篇題為“素質養成,從學會道謝和應對致謝開始”的講話搞。
【答案要點】
標題和稱呼——素質養成,從學會道謝和應對致謝開始;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發言緣由——受邀參加“文明素養教育主題宣傳周”活動,文明素質是青少年成長中的必修課,大家要重視。
發言內容——我們傳統文化中就包含禮儀文明的重要內容,文明素養事關民族素質、精神弘揚。但社會上出現不少違反傳統禮儀規范的現象,影響國家形象和個人素養的提升。國民素質體現在點滴小事,道謝和應對致謝是生活中最常碰到的。我們要重視從小事做起,努力修身養性,善待社會。
重申主題——提升文明素養意義重大,要切實行動起來……
(五)以“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系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原創版申論范文】
學禮明禮,筑牢民族復興根基
近些年來,我國游客大鬧國外機場、在旅游景點肆意涂鴉、老人倒在街頭無人敢扶等新聞頻頻見諸報端,令輿論嘩然,也發人深省。
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論語》中曾有“不學禮,無以立”之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禮”的內涵也在不斷拓展,不僅僅指禮儀禮貌、道德情操,也包括個人的科學素養、社會的誠信意識、政府的服務理念等。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累累碩果,但文明之花卻并未與之同步綻放。要實現美好的中國夢,公民、社會、政府都應學禮明禮,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根基。
只有學禮明禮,公民方能自立自強。一是堅定理想信念,認識到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連、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享有與祖國同成長、和時代共命運的機會,堅決抵御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腐朽觀念的沖擊;二是恪守文明道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拒絕隨地吐痰、“中國式過馬路”、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陋習,不斷加強道德自律,提升文明標桿,完善個人修養;三是提升科學素養,樹立“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觀念,積極學習現代文化知識,形成科學理性思維,讓“綠豆治百病”、“生吃泥鰍”等偽科學沒有市場。
只有學禮明禮,社會方能安定和諧。一是化解誠信缺失,如食品安全問題突出、醫患關系緊張等,對此要弘揚誠信的社會文化,推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讓守信者處處受益,讓失信者處處受限;二是阻止浮躁盛行,如學術界論文抄襲、數據造假,企業界忽視科技創新、山寨產品橫行等,對此要提倡踏實扎實的工作作風,糾正不合理的業績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三是遏制戾氣蔓延,如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網絡暴力層出不窮等,對此要加強道德教化和法律約束,讓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行。
只有學禮明禮,政府方能高效廉潔。政府的一切權力來自于人民,是受人民的委托而管理經濟社會事務。只有不辜負人民的期待,政府才能立于群眾的支持擁護之上。一方面,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新一屆中央政府深入推進簡政放權以來,各級政府服務質量明顯改進,服務效率大為提高。在改革的深水區,必須進一步加快職能轉變,打造服務型政府。另一方面,要切實做到嚴以用權。政府任何一項權力的運用都應當是為了人民群眾謀福祉,但也有少數領導干部把權力當作是謀取私利的工具,有的私設“小金庫”,有的安排配偶子女“吃空餉”。要把廉政作為政府最基本的行政倫理之一,持續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僅體現在軍事、經濟、政治等硬實力上,也體現在公民素質、社會風氣、政府效能等軟實力上。學禮明禮,必將有力地提高我們國家的文明程度,進而推動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者:董躍武)
說明:本篇申論范文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www.chinagwy.org)簽約作者“董躍武”原創提供,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并保留作者署名。(查看原文)
【網絡版作文】
以下是網絡上流傳的版本,寫作上還是有一點問題,僅供考生參考。
不學禮 無以立
西周初年,周公制禮,為社會運轉訂立了嚴密的人倫制度和行為規范。“禮制”由此傳揚千年,成就了我國“禮儀之邦”的美名。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將“禮”的學習視為做人的“必修課程”,以此強調禮制學習的重要。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腳步雖快,但精神文化卻未曾跟上,我國正應學習“禮制”,夯實發展的精神基礎。
不學禮,自身不立。對于個人來說,最重要的“禮”,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禮貌”。“禮貌”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文明規范,它展現著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生活在社交網絡之中,在工作中,你需要同事配合,在生活中,你需要與他人相處,若是忽略“禮貌”,無異于違背了社會交往的法則,關死了交際的通道。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禮貌”是你獲得他人幫助的必需。東漢末年,劉備出身不高,卻鼎足三分,正在于他禮賢下士“甚得眾心”,獲得眾人支持。可見,對于個人來說,代表“禮”的禮貌是成就個人事業的重要組成。
不學禮,政府不立。對于政府來說,最重要的“禮”,應該是我國傳承多年借助儀式展現“規矩”的“禮儀”。西漢開國,劉邦廢除繁瑣秦禮,但由于君臣禮節不嚴,由叔孫通召集儒生共訂禮制,從此親貴功臣謹守禮儀,顯示出規整的景象。這里的“禮儀”,就是指禮節儀式,其重點在于通過規整的儀式教導群臣嚴守規矩。封建制度雖然在我國早已成為歷史,但“守規矩”卻依然是政府開展工作的底線。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我國部分地區官員存在“四風”弊病,甚至墮落腐化,正是忽視規矩的體現。對于政府來講,應該重新學習“禮制”中蘊含的守規矩思想,依據法律法規開展工作,才能真正獲得長治久安。
不學禮,國家不立。對于國家來說,最重要的“禮”,應該是在與國外溝通交往中塑造形象的“禮節”。“禮節”是展現禮貌的形式,各國“禮節”各異,只有遵守他國禮節,才能彰顯我方禮貌。我國雖然被譽為“禮儀之邦”,但近年來部分游客在出國旅行中,卻是罔顧“禮節”:不是在莊嚴肅穆的教堂中大聲喧嘩,就是在自助餐廳中浪費食物。這種種行為都是對我國“禮儀之邦”形象的抹黑。對于國家來說,講求“禮節”無比重要,它是我國開展國際交往的關鍵元素,國人若是不能改變自己忽視他國禮節的行為,我國游客出行必然受到他國排斥、拒絕,長此以往,我國的國際地位甚至也會因此一落千丈。
左傳有云:“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無論是對個人、政府,還是國家來說,它都極為重要。“不學禮,無以立。”是孔子教育其子孔鯉的名言,這句話不僅告訴了我們“學禮”的重要性,更提醒我們,作為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從自身做起,對子女起到教育作用,喚起社會對“禮”的重視,營造社會“學禮”的氛圍。相信通過這份努力,我國的精神基礎必然夯實,一個復興的大國必然由此屹立。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已經結束,希望考生在長舒一口氣作短暫修整后,注意查詢筆試成績,對于進入面試的同學,請密切留意中大網校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有關面試和體檢的有關通知和消息,并努力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預祝同學們順利成“公”!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