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教材重點,中大網校小編整理了2013年環評師考試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中的重點和考點,希望對有所幫助,中大網校祝您考試順利!
污染氣象調查分析
1.常規氣象資料的采用原則:對于一、二級評價項目,若氣象臺(站)在評價區域內,且和該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地理條件基本一致,大氣穩定度和探空資料可直接使用;其他地面氣象要素可作為該點的資料使用。三級評價項目直接使用建設項目所在地距離最近的氣象臺的資料。
2.常規氣象資料的調查時期的要求:對于一級評價項目,至少應獲取最近三年的常規氣象資料;對于二、三級評價項目,至少應獲取最近一年的常規氣象資料。
3.大氣穩定度
3.1大氣穩定度指整層空氣的穩定程度,是大氣對在其中作垂直運動的氣團加速、遏制還是不影響其運動的一種熱力學性質。
3.2云量:云所覆蓋天空的量,即云量。以不同高度分為高云和低云,總云量為高云量和低云量之和。
云以十等份來劃分覆蓋天空的量。總云量<4為晴天,總云量>8為陰天。
3.3確定大氣穩定度有多種方法,其中Pasquill穩定度分級法用地面常規氣象資料判斷大氣穩定度,適合我國國情,是評價中常用方法。它認為,近地層大氣的熱狀況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于地表面的加熱和冷卻過程,可以用太陽高度角、云量和風速來判斷大氣穩定度。它分為六級,即強不穩定、不穩定、弱不穩定、中性、較穩定和穩定。分別以A、B、C、D、E、F表示。分類時,先由云量與太陽高度角查出太陽輻射等級,再由太陽輻射等級與地面風速查找穩定度等級。
3.4夜間大氣穩定度一般為中性、較穩定或穩定類;陰天或大風時(風速>6m/s時)的大氣穩定度一般為中性穩定度;強不穩定類一般出現在白天、晴天和風速<2m/s的情況;穩定類一般出現在夜間、晴天和風速<3m/s的情況。
4.地面氣象資料與高空氣象資料調查內容
4.1地面氣象資料
4.1.1風玫瑰圖:是統計所收集的地面氣象資料中16個風向出現的頻率,在極坐標中按16個風向標出其頻率大小。
4.1.2聯合頻率:指由風向、風速、大氣穩定度構成的組合頻率。即統計不同風速、風向和大氣穩定度出現幾率。風向取16個方位;穩定度分6類;風速分5檔,<1.5m/s,1.5~3 m/s,3.1~5 m/s,5.1~7 m/s ,>7 m/s。
4.1.3一級評價項目至少應包括以下各項:
⑴年、季(期)地面溫度,露點溫度及降雨量;
⑵年、季(期)風玫瑰圖;
⑶月平均風速隨月份的變化(曲線圖);
⑷季(期)小時平均風速的日變化(曲線圖);
⑸年、季(期)各風向,各風速段,各級大氣穩定度的聯合頻率及年、季(期)的各級大氣穩定度的出現頻率。
二、三級評價項目至少應進行⑵和⑸兩項的調查。
4.2高空氣象資料
4.2.1逆溫:指氣溫隨高度增加的現象。
4.2.2混合層:指邊界層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連續界面以下的大氣層,混合層高度即從地面算起至第一層穩定層底的高度。混合層內一般為不穩定層結,鉛直稀釋能力比較強。
4.2.3對于一、二級評價項目,酌情調查下述距氣象臺站地面1500米高度以下的風和氣溫資料:
⑴規定時間的風向、風速隨高度的變化;
⑵年、季(期)的規定時間的逆溫層(包括從地面算起第一層和其他各層逆溫)及其出現頻率,平均高度范圍和強度;
⑶規定時間各級穩定度的混合層高度;
⑷日混合層最大高度及對應的大氣穩定度。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