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備考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中大網校編輯特別整理了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歷年考試的重點,以備迎接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
符號和色彩設置
1.符號設置
(1)原則
標志性原則:符號設計應能充分地表現和區分地物。
普遍性原則:符合環境制圖中的常用習慣。
簡單美觀性原則:符號設計應簡單明了,同時與整體的制圖風格相匹配。
靈活性原則:符號的設計和制作必須滿足地圖的精度要求,其色彩、大小、旋 轉、平面位置等可進行更改,但不能引起形變。
(2)分類及適用范圍
符號包括6方面特征:形狀、大小、方向、亮度、結構與色彩。通常根據符號 的形狀,將其劃分為點狀、線狀和面狀三類。
點狀符號,即用各種不同形狀、大小、顏色和結構的點狀符號,表示生態要素 空間分布及數量和質量特征。主要適用于:項目所在地、景點、敏感目標分布、監 測點位布設、保護措施位置等。
線狀符號,即用各種不同形狀、粗細、長度、顏色的線狀符號,表示生態要素 空間分布及數量和質量特征。主要適用于:河流水系分布、交通道路分布、行政區 邊界、保護目標范圍、斷層、地裂縫分布等。
面狀符號,即在區域界線或類型范圍內填充顏色、暈線、花紋、圖片以顯示布 滿制圖區域生態要素的質量差別。主要適用于:地貌類型圖、土壤類型圖、植被類 型圖、水文地質圖、土地利用現狀圖、海洋、湖泊、較大的河流、規劃圖、環境功 能區劃圖等。
2.色彩設置
色彩是表達地圖科學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地圖質量的重要指標,色彩能 提高地圖的可讀性。
天然色原則
地圖設色應盡可能與制圖對象的天然顏色相接近,制圖實踐中總結出的常用色 彩,其表示的地圖要素已約定成俗。如:
綠:旅游、園林、樹林、花卉、草原、平原;
藍:河流、湖泊、泉水、瀑布等水體以及濕潤、冰雪、航海線、航空線;
黃、土黃:干旱、光照、建設用地、耕地;
紅:道路、干燥以及重要地物;
棕:山地、丘陵、聞原、等聞線、交通;
黑:鐵路、居民地以及注記等;
灰:未利用地。
象征、涵義原則.
根據人們對色彩的感覺來設色。如冷色調(綠、藍、紫)和暖色調(黃、紅、 橙)給人感覺明顯不同。暖色一般用來表示亞熱帶、熱帶氣候,冷色表示寒溫帶、 溫帶氣候;藍、綠色表示濕潤,黃、棕色表示干旱等。
(3)協調性原則
相鄰地物用色應緩沖協調,顏色差異不要過渡太大,以免影響視覺效果。但在 一張圖內,所有顏色之間應能區分出不同的地物,如植被中的針葉林、闊葉林、草 原等類型分別用暗綠色、綠色、草綠色表示;土壤中的黑鈣土、褐土、棕壤、黃壤、 紅壤就是通過土壤顏色命名的,在地圖上可以選用深灰色、褐色、棕色、黃色和紅 色表示。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報考指南 環評影響評價師教材 考試培訓 環評師報名時間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