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護士資格考試已經結束,為幫助考生全面的了解2013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下面是中大網校為大家整理的基礎護理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十節 結核病病人的護理
一、概說: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酪樣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二、流行病學
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
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大的抵抗力,結核菌一進入胃內,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殺死,除非吃了大量結核菌,否則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則不一樣,只要有1—2個結核菌吸入到肺泡,一旦機體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發病。嬰幼兒、青春期、老年人、塵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術后或長期使用免疫制劑的人因為抵抗力降低比較容易發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損,一旦感染結核菌極易發生結核病。
三、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
全身毒性癥狀表現為午后低熱、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兆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
2、呼吸系統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癥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癥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
四、實驗室檢查
1、痰涂片檢測
2、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可對病兆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
3、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
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
a、結核菌感染后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
b、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
c、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常用結核菌純蛋白衍化物(ppd)作結核菌素試驗。第一次試驗液為0.1ml含1單位ppd(0.00002mg),第二次試驗液為0.1ml含5單位ppd(0.0001mg),必要時可做最大強度ppd
250單位(0.005mg),如仍為陰性,一般可除外結核感染。結核菌素試驗反應強度的判斷:在注射ppd后48—72小時測量局部硬結的直徑,取縱橫兩者的平均直徑來判斷其反應強度。
①硬結平均直徑<5mm 為陰性反應,即(-)
②硬結平均直徑5~9mm 為陽性反應,即(+)
③硬結平均直徑10—19mm 為中度陽性反應,即(++)
④硬結平均直徑>20mm 為強陽性反應,即(+++)
⑤除硬結外還有水皰、破潰、淋巴管炎及雙圈反應等 為極強陽性反應,即(++++)。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不僅可以直接觀察支氣管病變的形態、部位和范圍,而且可行組織學病理檢查和結核菌培養,有助于支氣管內膜結核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的診斷。
五、治療原則
治療必須遵循五個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
常用抗結核藥物的分類與使用:見課本
常用化療方案及選擇:短程化療為who推薦的結核病治療方案。除預防性化療外,短程化療方案均分為兩階段:強化治療階段:一般3~6個月;鞏固治療階段:一般3~9個月。
對癥治療:咯血及胸腔穿刺是重點。
六、護理措施
1、隔離措施
隔離是指控制病原體防止疾病傳染給其他人的技術措施。肺結核病人是散布結核病的根源。所以要把病人安置在一定環境中,病人的分泌物,用具等均須與健康人分開。
由于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排出的途徑和傳染的方式不同,其隔離的方法也不同,肺結核是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病原體,又經過呼吸道侵入健康人體而傳染的疾病。因此要采取呼吸道隔離。
具體措施為:
(1)最好給病人一間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房間。如無條件者,病人可單獨睡一床,經常注意開窗通風。
(2)病人被服要經常用日光暴曬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間要進行徹底消毒。可將艾卷點燃或將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間用1至2調羹放在爐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來蘇水向空間、地面噴霧、關閉門窗1-2小時。
(3)病人應減少與他人接觸,不要到公共場所去。
(4)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嘔吐物都要消毒、特別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紙上或痰盂里,進行焚燒或消毒后倒去。
(5)結核病人隔離最好方法是去肺結核專科醫院住院隔離,減少對家中人員及其他人的傳染機會,有益于家庭,也有益于社會。
其余見課本。
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
一、概說
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最嚴重的類型之一,多伴有急性粟粒型
肺結核。常在結核原發感染后1年以內發生,尤其在初染結核3~6個月最易發
生結腦。以4月~6歲小兒多見。
二、臨床表現
根據臨床特征和病程,典型病例大致可分為3期:
(1)早期(前驅期):病程約1~2周。主要表現為性格及精神狀態改變。如懶動、少言、精神呆滯、激惹好哭、睡眠不安等。同時伴有低熱,消瘦,納差,便秘,無原因嘔吐、頭痛。
(2)中期(腦膜刺激期):約1~2周。有顱高壓表現,顱神經障礙,部分有腦炎表現。①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克氏征、布氏征陽性。典型的腦膜刺激征年長兒多見,嬰幼兒則常表現前囟隆起緊張。②顱內壓增高:表現為劇烈頭痛和嘔吐,多呈噴射性嘔吐,尖叫,驚厥,可伴有腦積水征。③顱神經和腦實質損害:最常見的顱神經障礙有面神經、動眼神經、外展神經癱瘓等。腦實質損害多表現為肢體癱瘓、多動、失語、手足徐動或震顫等。患兒可有感覺過敏。④煩躁與嗜睡交替出現,以后逐漸進入昏睡狀態。
(3)晚期(昏迷期):約1~3周。上述癥狀進一步加重。病兒由意識模糊、半昏迷而進入昏迷,頻繁發作陣攣性或強直性驚厥,角弓反張或去大腦強直,弛張高熱,呼吸不整等明顯的顱內高壓表現,甚至出現腦疝。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腦性失鹽綜合征、低鉀血癥等水、鹽代謝紊亂。
三、實驗室檢查
1.腦脊液檢查:①常規檢查:壓力增高,典型外觀為毛玻璃狀,亦可呈無色
透明,偶呈血性或淡黃色。細胞總數為50×106~500×106/l(50~500/mm3),偶
有超過1000×106/l者;分類開始可有中性粒細胞,大多數以淋巴細胞為主,球
蛋白試驗陽性,蛋白定量增高,多在400~5000mg/l。糖多低于2.2mmol/l,但
很少低于1.1 mmol/l。氯化物含量亦降低。②腦脊液5~10ml靜置12~24小時
后,可有蜘蛛網狀薄膜形成,取膜培養或涂片檢查,結核菌檢出率較高。③腦脊
液免疫球蛋白測定 本病患者igg、iga、igm均增高,以igg為顯著;化膿性腦
膜炎igg增高,而igm明顯增高;病毒性腦膜炎則僅igg輕度升高,故此測定對
三者的鑒別有一定價值。④腦脊液結核抗體陽性;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腦
脊液中結核菌體dna,靈敏度高,特異性強。⑤其它:結核菌培養是診斷結核的
可靠依據。行抗原、抗體測定及生化指標測定可協助診斷。
2.胸部x線檢查:約20%~50%結腦病兒的胸片無異常。
3.腦部ct可mri掃描,其特異性改變包括。
①腦膜炎癥征象:可見腦底池密度增高、模糊、鈣化與閉塞,增強后呈鑄型強化。
②腦積水、腦室擴大。
③結核瘤。結核瘤在某些地區腦腫瘤中占40%,結核菌素試驗常陽性,但胸片多正常。
④腦梗塞灶或腦軟化。基底節區多見。
4. 結核菌素試驗:為陽性或強陽性。約50%為假陰性。
5.其他:眼底檢查部分患兒的脈絡膜上可見結核結節。皮膚粟粒疹穿刺涂片可找到結核桿菌。
四、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昏迷者應鼻飼。注
意眼、口、鼻及皮膚的清潔,定期變換體位,預防墜積性肺炎和褥瘡。
2.抗結核治療:
3.降低顱內壓
五、護理措施見課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