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血液系統患兒的護理
1.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小兒造血器官的一種特殊反應。嬰兒缺少黃骨髓,造血代償能力低,當嚴重感染或溶血性貧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時,肝、脾、淋巴結恢復到胎兒時期的造血狀態,而表現為肝、脾、淋巴結腫大,外周血中可見有核紅細胞和(或)幼稚粒細胞。
2.生理性貧血(physiological anemia):新生兒出生時RBC約為(5.0-7.0)×1012/L,Hb約為150-220g/L,出生后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至2-3月時,RBC約為3×1012/L,Hb約為100g/L,出現的輕度貧血。此貧血呈自限性經過,3個月后,EPO生成增加,RBC和Hb又逐漸上升,約至12歲達成人水平。
3.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兩次比例相等時間:①4-6天;②4-6歲
4.小兒貧血的診斷標準
5.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鐵缺乏(EPO生成不足>Hb合成減少)所致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缺鐵的晚期表現
【病因】
(1)先天貯鐵不足(胎兒在孕后期的3個月從母體獲得的鐵最多)
(2)鐵攝入不足(食物供鐵不足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3)生長發育快
(4)鐵吸收減少
(5)鐵丟失過多
【臨床表現】
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以6月至2歲最多
(1)一般表現:①皮膚黏膜逐漸蒼白(唇、口腔黏膜和甲床最明顯)
②易疲乏,不愛活動
③體重不增或增長緩慢
④年長兒可訴頭暈、耳鳴、眼前發黑等
(2)髓外造血表現:①肝、脾輕度腫大(年齡愈小、病程愈長、貧血愈重,肝脾腫大愈明顯)
②淋巴結腫大較輕
(3)非造血系統表現:①消化系統表現:食欲減退,少數有異食癖
②神經系統表現:常有煩躁不安易激惹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③心血管系統表現:心率加快,心臟擴大
【實驗室檢查】
(1)Hb降低較WBC減少更明顯
(2)骨髓象增生活躍
(3)血清鐵蛋白(SF)-,血清鐵(SI)-,血細胞內游離原卟啉(FEP)+,總鐵結合力(TIBC)+
【治療要點】
(1)去除病因
(2)鐵劑治療:口服&注射
(3)輸血治療:一般不需,重度貧血者輸注紅細胞制劑
【常見護理診斷/問題】
(1)活動無耐力 與貧血致組織器官缺氧有關
(2)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鐵的供應不足、吸收不良、丟失過多和消耗增加有關
(3)知識缺乏:家長及年長患兒缺乏營養知識和本病的防護知識
(4)有感染的危險
【護理措施】
(1)合理安排飲食:①告知家長含鐵豐富且易吸收的食物(P330)
②鮮牛奶必須加熱處理后喂養患兒,以減少過敏而致腸道出血
(2)正確使用鐵劑
1)口服鐵劑:①從小劑量開始,在兩餐之間服用;②用吸管或滴管服之,以防牙齒染黑;③服用鐵劑后,大便變黑或呈柏油樣,停藥后恢復,應向家長及年長兒說明,消除緊張心理
2)注射鐵劑:深部注射,每次更換部位
3)觀察療效:若服藥3-4周后仍無效,應查找原因
6.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NMA)&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
最后的最后,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章節課“一折特惠”先到先得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