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
1.護理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包括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
2. 資料分為主客觀,主觀資料即病人的主訴,如頭暈、乏力、惡心、瘙癢等。客觀資料是護士觀察到的或體檢、化驗所獲得的資料,如黃疸、發紺、呼吸困難、頸項強直、心臟雜音等。
3. 護理診斷的陳述方式:P 問題(即護理診斷的名稱)、S 癥狀或體征(為護理診斷的診斷依據)、E 相關因素多用“與??有關”來陳述。臨床中有時可簡化為 PE 公式。如清理呼吸道無效:與術后傷口疼痛有關。
4. 銳器傷是護士最常見的職業損傷因素之一,是導致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最主要因素。
5. 白天病區較理想的聲音強度應維持在 35~40dB.一般病室適宜的溫度為18~22℃;嬰兒室、手術室、產房等,室溫調高至 22~24℃為宜。病室相對濕度以 50%~60%為宜。
6.去枕仰臥位:適用于①全身麻醉未醒和昏迷的病人;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術后 6-8 小時內的病人。中凹臥位:適用于休克病人。屈膝仰臥位:適用于腹部檢查、導尿、產后會陰擦洗的病人。側臥位:適用于①灌腸、肛門檢查,配合胃鏡、腸鏡檢查;②臀部肌內注射;③預防壓瘡形成。半坐臥位:適用于①因心肺疾患而導致呼吸困難的人;②用于胸、腹及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③腹部手術后病人;④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⑤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端坐臥位:適用于急性肺水腫,心包積液及支氣管哮喘發作的病人。頭低足高位:適用于①肺部的體位引流;②十二指腸引流;③孕婦胎膜早破;④跟骨及脛骨結節牽引。頭高足低位:適用于①頸椎骨折病人進行顱骨牽引時;②顱內高壓病人;
胎兒臀圍的矯正;③產后促進子宮復原。截石位:膀胱鏡、婦科檢查、刮宮、產婦分娩。
7.不同濃度乙醇的作用:20%-30%乙醇:急性肺水腫時濕化給氧,從而降低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30%乙醇:濕潤、松解頭發纏結;25%-35%乙醇:乙醇擦浴;50%乙醇:皮膚按摩,濕化用于心功能衰竭的產婦發生急性肺水腫時的濃度;
75%乙醇:皮內注射和新生兒頭皮靜脈、臍部消毒,供皮區的消毒;95%乙醇:燃燒法消毒和靜脈炎濕敷,固定標本。
8. 常用的漱口溶液:朵貝爾溶液(復方硼酸溶液)一般用于抑菌,能消除口臭;1%-4%碳酸氫鈉溶液:常用于真菌感染;0.1%醋酸溶液:常用在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時。
9. 壓瘡的分期及臨床表現:①淤血紅潤期:受壓的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麻木或觸痛,但皮膚表面無破損;②炎性浸潤期:受壓皮膚表面顏色轉為紫紅、皮下產生硬結,表皮出現水泡;③潰瘍期:輕度:膿液流出,潰瘍形成;壞死:壞死組織發黑,膿性分泌增多,有臭味。
10. 稽留熱: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間歇熱:常見于瘧疾等;弛張熱:常見于敗血癥、化膿性疾病。不規則熱: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等。
11. 間歇脈:多見于患有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或洋地黃中毒患者;脈搏短絀: 常見于心房纖維顫動的患者。
12. 脈壓增大(大于 40mmHg):常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等疾病;脈壓減小(小于 30mmHg):常見于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主動脈瓣狹窄等疾病。
13. 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腸;充血性心衰或水鈉潴留病人禁用 0.9%氯化鈉溶液灌腸。
14. 防腐劑的用法:甲醛:艾迪計數(艾醛諧音“愛錢”);濃鹽酸:17- 羥類固醇、17-酮類固醇(酸類);甲苯:尿蛋白定量(苯蛋諧音“笨蛋”)。
15. 吞服強酸、強堿等腐蝕性藥物者禁忌洗胃。樂果禁用高錳酸鉀洗胃;敵百蟲禁用堿性藥物洗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