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考心理護理知識:常見的心理反應及其護理診斷--焦慮
常見的心理反應及其護理診斷:
一、焦慮:焦慮是應激引起矛盾沖突所產生的心理狀態。也是由于一種即將發生和已經發生或預期的威脅而導致的一種痛苦不安的心理狀態。每個人焦慮的行為表現都是既復雜而又有所不同部。
焦慮所引起的行為表現有內在反應和外在反應兩方面:
A、內在反應:
(a)大腦知覺(感受)受到威脅后,經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束傳到腎上腺髓質;
(b)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呼吸加深,心率增快,血壓上升,并使血糖升高;
(C)下視丘促進腦下垂體活動。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d)其他生理改變;皮膚蒼白,口干,出汗,排尿及排便增加,瞳孔擴張、食欲降低或過度進食,酷嗜(酒、香煙等),惡心與嘔吐,甚至引起潰瘍性結腸炎,消化性潰瘍,脹氣與曖氣,失眠或嗜睡,疲勞,禿發,頭痛或腹痛,停經,劇渴,口吃。抽搐,肌肉痙攣,心臟神經官能癥(心絞痛)等。
B、外在反應:當個體面臨威脅時,表現出某些行為來應付面臨的威脅。一般有兩種行為表現。一種是面對威脅、抵抗,來進行反抗的表現,不管結果是適應的還是無效的。另一種表現逃避行為,以不安的情境退出的反應。以上兩種行為表現是焦慮所引起的心理改變。常見的行為表現有以下幾種。
(a)憤怒:是一種個體試圖去對抗威脅的應付機轉。可直接地、含蓄地或間接地表達。
(b)否認;是以逃避方式來應付引起焦慮的刺激。
(c)偽裝快樂:以否認的方式為其應付機轉。逃避令人感到痛苦的情境;
(d)專心于迫取某種括動:應用理智,試圖脫離引起焦慮的情境之中;
(e)哭泣:是個體處于無助或優傷的狀態,哭泣可以幫助驅散一些與焦慮有關的挫折感。也有的個體由于無法解決壓力而哭泣;
(f)罪惡感:這種焦慮反應常表現在個體在做某件時才導致此種挫折,而引起心理壓力排情境。
(g)抑郁:一種強烈的悲傷、頹喪或不愉快的感覺,常是伴隨焦慮而來表現;
(h)角色失敗:焦慮可以促使角色失敗,而角色失敗的個體也有可能產生焦慮;
(i)無法有效地運用支持系統:正處于焦慮的個體、有可能無法識別并有效地向支持系統求助。與有意義的他人缺乏互惠的關系,以此表達個體的挫折感。
C、影響焦慮的因素。護理人員在評估個體焦慮行為時,應分析其影響焦慮的因素,個體受到威脅經常與三種基本心理狀態有關,即無助感、隔離感與不安全感。在分析影響焦慮因素時應注意,誘發焦慮行為的刺激可能是一個,也有可能是幾個。評估焦慮時應考慮一些其他因素。如威脅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個體的反應是適應的還是無效的,個體的反應是輕度、中度或重度的焦慮,焦慮反應之程度可根據其敏感度、感官反應、知覺反應不向來劃分:輕度焦慮指個體能夠去注意到大部分發生的事情。中度焦慮指個體注意發生了什么事的能力受限。重度焦慮指個體無法注意到環境中發生了什么事。甚至有可能陷入驚慌狀態,對周圍人、事、物混亂、淡漠,全無反應。
D、消除焦慮的方法。病人的焦慮是影響正常診療護理和預后的重要障礙;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病人產生焦慮心理特點、采取各種措施以消除或減輕焦慮以保證良好的診療和護理效果。消除方法有以下幾點,可根據病人情況作為參考。
首先應明確焦慮產生的原因,以采取適當的對策。要使病人了解診療護理的必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應尊重病人自己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使其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賴別人的病人,而減輕其焦慮、要消除病人的寂寞感、護理人員主動與病人交往和鼓勵病人之的交往,可產生積極效果。應尊重病人人格,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并消除既往與現在個人角色之間的差距,以適應“病人”這一新的角色,沖談這一消極心理。要使病人受到良好的治療、醫務人員的良好技能、充分的信心、親切的態度、有助于消除焦慮。設法分散病人的焦慮心理,合適的消遣活動可以分散病人對焦慮問題的注度力,可使用藥物解除焦慮,對不易緩解的可給予安定。及時治療及護理引起焦慮的疾病和各種問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