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廣大考生做好2011初級經濟師考試復習,網校編輯特整理初級人力講義,供大家參考!
不同產業部門(或行業)之間工資差別形成的原因
(一)熟練勞動力所占比重
在不同的產業部門中,熟練勞動力所占的比重是影響產業之間工資差別的一個重要原因。建筑業工人的報酬比較高是因為在這個行業的勞動力中,熟練的電工、木工、泥瓦工、管子工等所占的比例較大,由于這些工人的報酬高,所以整個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也高。零售業的報酬較低,其部分原因是大多數員工都屬于非熟練工人。一般說來,要成為零售商店的貨物管理員或售貨員,并不需要多少訓練,對其技能要求也不是太高。
(二)技術經濟特點
不同產業部門各自不同的技術經濟特點是造成產業部門間工資差異的第二個因素。一般情況下,規模大、人均占有資本投資比例高的產業部門,人均工資水平也較高。這是因為越是資本密集的產業,對資本投資的要求就越高,而這會對新企業的進入造成一種限制,從而易于形成賣方壟斷的結構。同時,資本對勞動力的比例較高意味著,勞動報酬在企業總成本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資本的利潤較高,從而有能力支付較高的工資。相反,那些對資本投資的要求低、新企業易于進人和以競爭性市場結構為特征的行業,其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也較高,所以--‘般屬于低工資產業部門,這類行業如服裝加工業,紡織品、皮革制品生產行業等。
(三)發展階段
不同產業部門所處的發展階段是影響產業部門間工資差別的第三個因素。正如我們在工資水平決定理論中所提到的,需求和供給是決定工資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當某產業部門或行業處于興盛期時,經濟中對該部門的產品往往存在大量需求,因而企業希望雇傭更多的工人,特別是在技術工人短缺的情況下,為了能夠爭取他們,企業情愿支付高額工資,甚至會附加其他優惠條件。在這些部門,工資的增長幅度高于其他部門。反之,處于衰退期的產業部門,往往面臨產品大量積壓的困境,工資就很難增長。在生產興旺的部門,有利的經濟條件將使其工資標準高于總體平均水平;而在生產狀況不景氣的部門,其工資標準將會低于總體平均水平。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并且有證據表明人們消費不同商品的數量確實發生了變化,工資差異將促使勞動者從不景氣的部門向興盛的部門流動,更為重要的是,它將使新增的勞動力涌入興盛的部門。最終,經濟結構會逐步達成新的協調,各部門的工資或遲或早地趨于相似的水平。
(四)工會化程度
產業部門的工會化程度高低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產業部門間工資差異的第四個因素。根據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傳統的高工資產業一般也具有較高的工會化程度。因為工會化程度越高,工會在同雇主進行工資談判時要求雇主增加工資的力量也就越大,增加工資的機會也就越多。不過,對工會在提高產業部門工資水平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宜過于夸大或加以絕對化。美國的證據表明,在建筑業中,工會為工人爭得高工資水平所起的作用最大,因為工會壟斷了稀缺資源——熟練工人。但是,對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工資作了比較之后就不難看出,工會化程度不同并不一定會引起產業之間的工資水平差別。這兩個行業都是低工資行業,但是紡織業的工會化程度很低,而服裝業則是完全工會化了。此外,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新興的高工資行業如計算機、通訊等行業本身的工會化程度卻很低,這也導致工會化程度與工資水平之間的關系越來越松散。
(五)地理位置
各產業部門所處的地理區域也是形成產業工資差別的一個重要因素。制造業的工資水平一般較高,而制造業通常也是比較集中地位于工資水平高的地區,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高工資水平地區便于找到技術較高的熟練工人。工資水平較低的產業,如紡織業,則更多地集中在低工資地區,因為勞動力成本在紡織企業的總成本中占的比例較大,在低工資水平地區建廠可以以較低的工資招募勞動力,從而節約勞動力費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