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外匯管理與外債管理
一、外匯管理概述
(一)外匯管理的含義
外匯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理又稱外匯管制,是指對外匯兌換施加的限制性措施,主要表現為對外匯可得性和價格的限制。廣義的外匯管理既包括外匯管制,也包括為實施外匯管制或其他管制措施而采取的配套管理措施。例如,對于只取消經常項目外匯管制的國家來說,為了執行資本管制而采取的真實性審查等措施就屬于廣義的外匯管理。而不屬于外匯管制。
外匯管理是指外匯管理機構運用一定的外匯管理政策和措施對外匯進行管理。行使外匯管理職能的機構,可以是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專門設立的機構。在我國,具體的外匯管理由國家外匯管理局這一專門機構負責。
(二)外匯管理的目的與弊端
外匯管理是政府干預經濟生活的一種政策工具。一般來說,各國進行外匯管理的目的包括:①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②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匯率風險;③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投機性資本沖擊,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④增加外匯儲備;⑤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的發展;⑥增強商品的國際競爭力;⑦維護金融安全。
外匯管理是一把雙刃劍,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會帶來諸多消極影響:①扭曲匯率,造成資源配置低效率;②導致尋租和腐敗行為;③導致非法地下經濟蔓延;④導致收入分配不公;⑤不利于經濟的長遠發展。正因為外匯管理存在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要求各國取消外匯管理,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也在放松甚至取消外匯管理。
如何權衡利弊,實施必要的外匯管理是決策者商臨的一個難題。根據次優理論,當存在壟斷、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等市場扭曲時,市場機制不能保證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在扭曲難以消除的情況下,政府引入新的干擾因素如管制等來抵消現有的扭曲,能夠提高整體的福利水平。因此,外匯管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所有的外匯管理都是合理的。只有那些抵消難以消除的現有扭曲的外匯管理措施,才是合理的。這一點對于外匯管理的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