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國際貨幣體系
一、國際金本位制
(一)國際金本位制的形成
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國際金本位制。英國于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早采用該制度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隨著金本位制度在西方各國的逐漸流行,國際金本位制在19世紀中后期也隨之形成。
(二)國際金本位制的內容
1880—1914年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鼎盛時期。國際金本位制的主要內容是:①鑄幣平價構成各國貨幣的中心匯率。在國際金本位制下,銀行券代替黃金流通,可以自由兌換黃金,黃金和銀行券都可以對外支付,因此決定商國貨幣匯率的基礎是兩國本位幣的含金量,含金量之比的鑄幣平價是中心匯率。②市場匯率受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而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波動幅度為黃金輸送點。在國際金本位制下,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當匯率對一國不利時,人們就不用銀行券對外進行支付,而改用黃金,因而各國貨幣匯率波動很小,成為自發的固定匯率。黃金輸送點包括黃金輸入點和黃金輸出點,等于鑄幣平價加減運送黃金的運費。
(三)國際金本位制的崩潰
盡管國際金本位制為國際收支提供了較滿意的調節機制,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其局限性也不斷暴露。首先,在國際金本位制下,本位貨幣是黃金,貨幣的供應量取決于黃金,進而價格水平與黃金的供應量相聯系。其次,由于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從而導致了國際金本位制喪失了存在的前提——各個政府對經濟的自由放任。隨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國際金本位制趨于瓦解,匯率穩定失去了基礎。在1929—1933年大危機的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告崩潰。
(四)國際金本位制的特征
國際金本位制的特征是:①可以通過自發的力量調節經濟,無需政府干預。②每個參與國都需要承擔國際收支調節的責任,因此比較公平。③匯率始終維持在黃金輸送點附近,避免了由匯率劇烈波動所引致的風險。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