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您更好的通過201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全面了解2012年經濟師考試的相關重點,我們特地為您匯編了中級經濟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預習講義(50)
第十二章 財政收入概述
第一節、財政收入原則與分類
一、財政收入的含義及原則
1、財政收入的含義:
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一切資金的總和。
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活動中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范圍與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財政收入的充裕程度。
2、財政收入原則-----是一個國家或政府在組織財政收入時應遵循的基本準則。
包括:
(1)發展經濟,擴大財政收入來源的原則(即“開源”)
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財政收入規模的根本性因素。
(如93-08年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率為19.6%)。
經濟發展水平與財政收入是“源”與“流”;“根與葉”的關系。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財政的首要任務是直接發展經濟;而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機制的核心是如何讓企業積極去創造財富,最終實現社會財富的增長。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生財”的含義是支持和推動市場內在機制的生成與發育,減少不必要的干預,使市場機制的運行和傳導更有效率。
(2)兼顧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原則
在一定時期內國民收入確定的條件下,財政收入的多少與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在組織財政收入時,必須根據經濟的客觀承受能力、經濟主體的實際負擔能力,公平合理的確定企業和個人的負擔水平,同時要以規范的形式和相對穩定的標準取得財政收入。
(3)規范政府間收入分配關系的原則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關系取決于事權的合理劃分。既要防止中央財權過度集中,也要防止中央財政收入比重過低;另外中央和地方間財政收入分配關系要以規范的體制形式確定下來,并保持相對穩定。
二、財政收入分類
國際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
(一).稅收收入
稅收是政府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憑借其政治權力,并按照特定的標準,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分配形式。
稅收是現代國家財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1)稅收收入按征稅對象的不同,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①流轉稅是以商品交換和提供勞務的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
②所得稅是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③財產稅是以各種財產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如我國的財產稅包括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契稅。
④資源稅是對開發和利用國家自然資源而取得級差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收,目前我國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和土地使用稅
⑤行為稅是指對某些特定的經濟行為開征的稅收。包括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2)稅收按計量標準劃分,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①從價稅是以征稅對象的價格為計稅依據的稅收,如增值稅、營業稅。
②從量稅是以征稅對象的數量、重量、容量和體積為計稅依據的稅收,如消費稅中的啤酒、汽油等項目,資源稅等
(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劃分,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
①價內稅是指稅款構成商品或勞務價格組成部分的稅收,如消費稅,營業稅。
②價外稅是指稅款作為商品或勞務價格以外附加的稅收。
注意:增值稅在零售以前各環節屬于價外稅,在零售環節采取價內稅。
(4)按稅負能否轉嫁劃分,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①直接稅是指由納稅人直接負擔稅負,不發生稅負轉嫁關系的稅收,即納稅人就是負稅人,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財產稅。
②間接稅是指納稅人能將稅負轉嫁給他人負擔的稅收,即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如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
本章講義中例題答案:
例題1:C
例題2:B
(5)按稅收管理權限和使用權限分類,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稅。
①中央稅是由中央管轄課征并支配的稅種,如消費稅、關稅。
②地方稅是由地方管轄課征并支配的稅種,如契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③中央地方共享稅是指屬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稅種,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印花稅。
(二).國有資產收益
國有資產收益是國家憑借國有資產所有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
國有資產收益不具有強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三).國債收入
國債收入是指國家通過信用形式取得的有償性收入。國債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償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四).收費收入
收費收入是指國家政府機關或失業單位在提供公共服務,實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設施的使用時,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費用的收入形式。
收費收入具體可分為使用費和規費。
收費收入具有有償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不宜作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三、財政收入規模變化
財政收入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它表明該國政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職能范圍的大小。保證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是一個國家政府的主要財政目標之一。
財政收入規模分為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
財政收入絕對規模是指財政收入的絕對額。
財政收入相對規模指標常用的有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等。
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因素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價格等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呈現“先降后升”的變化過程,是與我國財稅改革總體策略緊密相關的。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