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須知:報名結束,回歸備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備考重點研讀考綱
2020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鞏固測試卷九
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試題要求)
1.下列不屬于福祿貝爾觀點的是
A.為幼兒設計的一系列玩具都稱為“恩物”
B.幼兒對自然和周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模仿的活動被稱為活動性游戲。
C.把遵循自然原則理解為遵循兒童的天性
D.教學的過程可以被分為系統、明了、聯想、方法
【答案】D
【解析】D屬于赫爾巴特的觀點,是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階段理論的觀點。
2.一幼兒在洗澡的時候故意用手擊水,把水濺得到處都是,也弄濕了媽媽的衣服,媽媽越是呵斥,該幼兒越是使勁的擊水。該幼兒的游戲行為屬于
A.探索動作
B.象征動作
C.嬉戲動作
D.角色扮演
【答案】C
【解析】A,探索動作是通過視覺、聽覺、觸摸等探索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事物的變化與自己動作之間的關系。B,象征動作是指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虛構性動作,例如把一只碗當帽子。C,嬉戲動作是指故意做“壞事”或用某種動作來取樂,帶有幽默、逗樂、玩笑的性質。D,角色扮演是兒童以自身或他物為媒介對他人或他物的動作、行為、態度進行模仿的動作。
3.幼兒教師從教師系列分化出來,源自的時間是
A.福祿貝爾創立幼兒園后
B.現代中國蒙養院建立之時
C.英美幼兒教育的興起
D.現代學校教育的發展
【答案】A
【解析】福祿貝爾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的創立者,而此時幼兒教師也從教師隊伍分化出來。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幼兒園通常不要求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孩子寫字,這種做法符合保教結合原則
B.有些幼兒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課是學習知識的唯一途徑,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
C.為了安全起見要求幼兒園的所有幼兒盡量一起活動,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教育的啟蒙性原則
D.幼兒園培養特長兒童的做法符合培養精英的教育原則
【答案】B
【解析】A,我國幼兒園通常不要求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孩子寫字,這種做法符合發展適宜性原則。C,為了安全起見要求幼兒園的所有幼兒盡量一起活動,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教育的獨立自主原則。D,幼兒園培養特長兒童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則,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幼兒教育也不例外。B,有些幼兒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課是學習知識的唯一途徑,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幼兒園要實現教育游戲化,游戲教育化,幼兒的活動要具有教育性,上課只是幼兒學習的一個途徑。
5.幼兒在結構游戲中,由獨立一個人搭建積木轉變為與其他同伴聯合搭建,這樣體現了幼兒
A.社會性發展水平
B.運用材料的水平
C.概念發展水平
D.創造水平
【答案】A
【解析】兒童與其他同伴聯合搭建體現了兒童的合作意識,這是兒童社會性發展水平的體現。社會發展是兒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個體心理特征與能力的發展。
6.下列關于幼兒發展的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個孩子聽到媽媽說,“你是個好孩子”,他說,“不,我是壞孩子”,這個孩子正處在危機期
B.幼兒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體現的是發展的關鍵期
C.《學記》中說“時過而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體現的是最近發展區
D.以上說法都不對
【答案】A
【解析】反抗成年人和做出不符合社會行為準則的各種表現的幼兒處在危機時期。B,幼兒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體現的是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兒童獨立表現出來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成年人指導下表現出來的心理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兒童在心理發展的短期內突然急劇變化的情況被稱為轉折期。C,“時過而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體現的是發展的關鍵期。
7.一個幼兒在玩沙子,他把沙子裝到漏斗里,然而用手指堵住漏斗的底部,然后把漏斗放在一個瓶子上面希望沙子漏到瓶子里,可是他的動作慢,沙子漏的很快,沙子總是裝不到瓶子里,該幼兒盡量加快速度,但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沙子漏出的速度。突然,幼兒把漏斗直接放在瓶子口里,這時候沙子很快就裝滿了。該幼兒的學習屬于
A.觀察學習
B.操作學習
C.語言理解的學習
D.交往學習
【答案】B
【解析】A,觀察學習是通過感官直接接觸的學習,例如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中的波波玩偶實驗;C,語言理解學習是幼兒在成年人講解和指導下對態度和行為的學習。D,交往學習是與同伴的交往時候獲得的學習與發展。B,通過嘗試錯誤性質的操作,可能出現“頓悟”,該幼兒是在進行操作學習。
8.下列不屬于6-12個月嬰兒的身體發展特征的是
A.能夠坐、站、趴
B.出現分離焦慮
C.能重復連續清楚地發出一些音節
D.有抓握反射
【答案】D
【解析】抓握反射是新生兒的特征。
9.當孩子看到桌子上有個香蕉,所說的話中直接體現“知覺”活動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這有個香蕉”
D.“這是什么”
【答案】C
【解析】A,“真香”體現的是想象,B,“我要吃”體現的是需要,D,“這是什么”體現的是思維。
10.在幼兒園學習跳舞的活動中,一個叫毛毛的小朋友由于沒有學會老師的跳躍動作而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由此,毛毛他對舞蹈課感到恐懼、焦慮和害羞,他不喜歡上舞蹈課,請問與毛毛的情感主要相聯系的是
A.自我意識
B.想象
C.思維活動
D.感知
【答案】A
【解析】害羞、慚愧、自豪、恐懼、成敗感這些情緒都與自我意識密切相關。
11.關于兒童的攻擊性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懲罰是抑制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有效手段
B.電視上的攻擊性榜樣會增加兒童以后的攻擊性行為
C.挫折是幼兒產生攻擊行為的直接原因
D.幼兒更多的依靠身體的攻擊而不是言語的攻擊
【答案】A
【解析】對攻擊型兒童來講,懲罰會加重其攻擊行為,因此懲罰對于攻擊型兒童來說不是有效地手段,反而會加重其攻擊行為。
12.下列關于幼兒睡眠的說法錯誤的是
A.3-6歲兒童白天平均2-2.5小時睡眠較為合理
B.幼兒教師在睡覺前不能給兒童講激烈引起懸念的故事
C.幼兒教師不能干預幼兒睡覺的姿勢
D.睡眠時生長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兒大腦皮層的發育
【答案】C
【解析】托幼機構和家庭要引導幼兒在睡眠時不趴臥、不跪臥、不蒙頭,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安全和身體健康。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現代教育認為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有遺傳、環境和家庭
B.教師要盡量的使幼兒感受到環境是由幼兒自己決定的
C.環境創設中的開放性原則就是讓外界多參與幼兒園的各種建設,幼兒園要多搞活動
D.幼兒教師調整環境的時候只需要考慮教學內容的變換,不必理會環境的發展性和教育性
【答案】B
【解析】A,現代教育認為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是遺傳、環境和活動。C,環境創設中的開放性原則是把大小環境有機結合,形成開放的幼兒教育系統。D,幼兒教師調整環境的時候必須遵循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性的原則。B,教師要盡量的使幼兒感受到環境是由幼兒自己決定的,體現了幼兒環境創設的幼兒參與性原則。
14.從對幼兒活動干預的角度,下列不屬于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類型
A.游戲活動
B.自由活動
C.活動區活動
D.集體活動
【答案】A
【解析】游戲活動是根據幼兒一日生活的環節的活動類型,還包括生活教育活動,教學活動。
15.下列關于幼兒園圖書區活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圖書區應該選擇班級里光線相對充足、比較安靜的位置
B.圖書區的圖書要定期更換
C.兒童在圖書區活動的時候,教師不要打擾
D.圖書的選擇必須符合本版兒童的智力、語言等發展水平
【答案】C
【解析】在圖書區活動的時候,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指導,例如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指導兒童的閱讀方法,引導兒童互相談話和講述圖書中的內容促進兒童語言等方面的發展。
二、簡答題(共6題,每題5分,共30分)
1.幼兒園教育目標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
(1)重視幼兒身體健康,幼兒階段的身體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是幼兒其他方面發展的基礎。
(2)幼兒智力教育強調利用感官,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
(3)幼兒品德教育強調從情感教育入手,重視幼兒良好性格和習慣的培養
(4)幼兒美育把培養幼兒感受美放在第一位,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幼兒園教育目標的認識,屬于識記型題目。
【評分要點】一個要點1分,可得4分,表達流利邏輯清楚1分;共5分。
2.舉例說明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
【答案】
(1)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把幼兒限制在狹小的教室里每天幾個小時不動,不不利于兒童各種身體機能尤其是高級神經系統和骨骼系統的發育。
(2)制約幼兒智力發展。幼兒時期的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處于萌芽狀態,思維形式主要依靠表象而不是詞語概念。幼兒思維的這種特征決定了他們必須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在生活中獲得感性經驗,智力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
(3)壓抑幼兒良好個性形成。幼兒園小學化后就回有較多的集體活動,使得幼兒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和自由活動實踐。在幼兒活動中,幼兒不會因為自己不斷變換活動方式感到疲勞,而小學化的活動則會讓兒童感到單調和厭倦而疲勞,進而導致幼兒個性發展受到壓抑、
(4)不利于幼兒進入小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提前進行知識教育并不是未進入小學學習做好充分準備,雖然入學之初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學習可能較為輕松,但是實際上幼兒處在一種松懈的狀態,他們會認為沒有必要認真聽講,會導致注意力渙散,不良的學習習慣會為兒童以后的學習帶來許多消極影響。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對教育實踐中問題的分析與理解。
【評分要點】每個要點1分,共4分;表達清楚可得1分;共5分。
3.3-4歲兒童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案】
(1)認識范圍擴大,3歲以后進入新的社會環境——幼兒園。
(2)認識依靠行動,3-4歲兒童的認識活動往往依靠動作和行為來進行,認識特點是先坐再想,而不是想好了再做。
(3)情緒作用大,他們常常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哭鬧,情緒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周圍人情緒的感染。
(4)愛模仿,模仿是3-4歲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幼兒對成年人的依賴性很大,常常模仿老師、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說話的方式、聲調、行為的姿勢等等,因此,這個時候成年人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要求考生能夠準確記憶3-4歲兒童的心理特征,注意區分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心理特征,不能混淆。
【評分標準】每個要點1分,共4分;表達清楚可得1分,共5分。
4.簡述幼兒思維方式發展變化的趨勢?
【答案】
(1)直觀行動思維,幼兒的思維是在直接感知中進行的;思維是在實際行動中進行的;典型的方式是嘗試錯誤,主觀上無預定目的和行動計劃。
(2)具體形象思維,依靠表象,即事物在頭腦中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觀行動性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3)抽象邏輯思維,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規律性聯系的思維,是通過概括、判斷和推理進行的,是高級思維方式,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只是處在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階段。
【解析】本題考察的知識點是兒童的思維方式發展變化的趨勢,要求考生給予準確的記憶。
【評分要點】每個要點1分,共3分;表達清楚2分,共5分。
5. 幼兒園里,兒童經常會發生異物入體的危險情況,請問對于氣管異物、外耳道異物、鼻腔異物和眼內異物如何處理?
【答案】
(1)氣管異物:兒童常會將小物件如珠子等放入口中,或在進食的時候哭鬧而做深呼吸動作,由于喉部保護性反射能力差,將這些物品吸入氣管,形成氣管異物。氣管異物形成后,會由劇烈的刺激性的嗆咳、嘔吐、面色發紫呼吸困難等癥狀,氣管異物自然排出的可能性很小,應送醫院急救。
(2)外耳道異物:異物在耳道內會引起異物感,還會引起耳道局部感染。較小的異物可以用小溝或鑷子取出,也可以讓兒童頭偏向異物側單腳跳,異物有可能被排出。如果昆蟲爬進外耳道,可用燈光誘使小蟲爬出;豆類等植物性異物忌用水灌沖,異物遇水膨脹,更難取出,對于難取出的異物應去醫院就醫。
(3)鼻腔異物:可引起兒童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發現兒童將異物塞入一側鼻孔,可用手壓住另一側鼻孔,讓兒童用力向外呼吸,使異物隨氣流沖出,也可刺激兒童的鼻粘膜,使其產生打噴嚏的反射將異物排出。這些措施無效時去醫院就醫。
(4)眼內異物:不能用手或手帕揉擦,可讓兒童用力眨眼,利用淚水將異物帶出,也可用溫水或者蒸餾水沖洗眼睛,還可翻開上、下眼瞼,找到異物后用干凈的棉簽和紗布擦去。如果不能就去醫院就醫。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幼兒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屬于識記型和應用性題目。
【評分要點】每個要點1分,共4分;表達清楚可得1分,共5分。
6.幼兒園室內環境創設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
(1)環境的教育性。幼兒園環境室內環境創設不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實現教育意圖的中介,教育者要把教育意圖隱含在環境中,讓環境引發幼兒的行為。
(2)環境的可控性。幼兒園環境的構成必須處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各種精神文化上的產品在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必須經過精心選擇,教師必須根據教育的要求和兒童的特點有效控制環境的各種要素維持環境的動態平衡。
(3)環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是相互聯系的相互制約的。
【解析】本題屬于識記型和理解型題目,考察學生對幼兒室內環境設計特點的掌握情況。
【評分要點】每個特點2分,答對任兩個可得4分;說出兩個特點之間的關系得1分。
三、論述題(共1題,共15分)
試述選擇和確定幼兒園課程時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答案】
為了保證課程內容符合幼兒園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學習并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整體需要,有效地發揮各領域的教育作用。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定應該滿足幼兒身心發展各方面的需要,包括身體、認知、語言、情感、社會、創造性等方面。
2.適切性原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課程內容才是幼兒必要的和有效地學習。不能把未來所必備的知識技能簡單的壓在幼兒身上,不能進行超前教育,如果時機未成熟就勉強幼兒學習會導致消極學習態度的產生。對于幼兒來說,學習到在生活中應用到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
3.興趣性原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與興趣,內要要具有時代性和豐富性。對幼兒來說與生活有關的事物能夠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4.發展性原則。適合幼兒的能力與發展的需要,對幼兒的進一步學習具有挑戰性。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安排要符合最近發展區原則,既能滿足幼兒當前的發展需要,又能促進幼兒能力的提高。選擇教育內容必須實現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通過努力去學會新的經驗。
5.平衡性原則。課程內容的各個組成部分比例要平衡,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整體反思,對內容是否達成目標進行分析,要求內容比例合理。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論述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準確的說出幼兒園課程選擇與確定的原則,并陳述理由。
【評分要點】5個要點,每個3分,共15分。
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每題10分,共40分)
1.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問題
豆豆:老師,電腦還沒說完,琪琪就按“開始”了。
老師:你還沒有聽明白游戲的規則,琪琪就讓游戲開始了,是么?
豆豆:是,都好幾次了,我不想跟他玩了
老師:那你問問他是否聽明白了游戲的規則,如果他聽明白了你可以讓他教教你,要是他也沒聽明白,你就讓他和你一起再聽一次好么?
豆豆:琪琪,你要是沒聽完就按“開始”,我就不和你玩了。(豆豆很不滿)
豆豆熟練的用鼠標退出游戲,然后重新進入游戲。
豆豆:你聽,它說是選一種顏色,然后電腦上出現哪個字,就在這幾個里面找,你聽明白了么?
然后他們一起玩了。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如上場景中體現了豆豆和琪琪在學習方式上存在什么獨特性。
(2)幼兒學習有哪些不同的類。
(3)結合實際舉例說明針對幼兒的學習方式的個體差異教育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參考答案】
(1)豆豆小朋友屬于聽覺型的學習方式,琪琪小朋友屬于屬于視覺型學習方式。
(2)幼兒的學習類型有五種,視覺型、聽覺型、身體型、書面型和群體互動型。
視覺型兒童是當學習內容以圖像的時候出現時,學習的最好,這些兒童在玩玩具和做三分游戲的時候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尋求方法。聽覺型學習是通過音樂和談話的時候學習得最好,材料中的豆豆屬于聽覺型的學習方式。身體型學習的幼兒全身運動、體驗和實驗的時候學習的最好;書面型學習的幼兒喜歡閱讀,他們從書本上獲得知識,偏好自己閱讀而不喜歡別人的解釋;群體互動的幼兒則偏好討論或者集體活動,他們喜歡交換意見。
(3)教育實踐中幼兒教師要認真觀察研究并且尊重每一個幼兒的學習類型,針對不同學習類型的做到因材施教,實行針對個別差異的適宜性教學。例如當教兒童拼寫的時候,對于視覺型兒童,要說“你是否在認真的看這個字”,對聽覺型的兒童,你要說“你能否大聲的說出這個字”,而對于身體型的兒童,你要說“請你認真把這個字寫下來,并確認是否準確”。
在具體教學方式上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第一,資源利用模式,利用區角活動,發揮幼兒的優勢領域,克服大班教學造成的統一性。
第二,補償模式,利用幼兒的某一方面強項去補償某一方面的不足,例如幼兒閱讀能力差,可以改用圖像教學輔助幼兒學習。
第三,治療模式,針對兒童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給予針對性的教育。
第四,個別化的教育方案,可以調整兒童的學習速度、提供多樣的教材、調整教師的角色等等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幼兒的學習類型,要求能根據具體的個案分析幼兒學習類型的不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掌握空洞的理論,必須結合實際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符合理論的案例。
【評分要點】能正確判斷兩個幼兒的學習類型各得1分,共2分,各1分;能說出5個學習類型并能簡單解釋各得1分,共5分;至少提出2個有效地教育策略的可得3分,每個策略1.5分。
2.新學期開始不久,孩子們在寒假休息了大半個月回來后。我發現班上出現了這么一個現象:當孩子們需要移動小椅子進行活動的時候,總是習慣用一只手拎住椅背拖行,或是把椅背夾在腋下,像拄著拐杖一樣一搖一晃的行走。每當這個時候教室里總是充斥著一種椅子在地板上敲打磨擦的聲音,很是刺耳,也不安全。起先是一兩個新生,接著是班上一大半的孩子都有這種行為。而這學期新加了9個新生,我不得不為這件事情動一些腦筋。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如何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答案】
(1)對問題的認識
幼兒的很多行為源于模仿,因此,2個幼兒用一只手拖住椅背或者把椅背夾在腋下,如果不及時進行組織,這種不安全的行為就會被其他幼兒模仿。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庭也是影響幼兒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兒出現這樣的行為可能也與幼兒的家庭有關,因此,幼兒園與家庭要合作才能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
(2)對問題的解決
教師可以以自身的行為做示范,用兩只手搬椅子,輕拿輕放,為幼兒做出表率,做到言行一致。
設計“如果你是小椅子”的角色游戲,如果你是小椅子,被人一只手拖拽回郵怎么樣的感受?培養兒童愛護物品的觀念。
隨機的指導和提醒,幫助幼兒校正行為。
家園配合,共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學生的應用能力,能運用掌握的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
【評分要點】對于幼兒該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行恰當分析可得4分,至少提出兩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可得6分,每個方案3分。
3.分析如下兩個場景的環境創設
場景一:
某幼兒園的運動場上擺放著攀爬網、獨木橋、高蹺、跳袋、推車等運動器具,小朋友們自由選擇好器具后開始玩了起來。通過觀察發現攀爬網、獨木橋被冷落,較少幼兒喜歡玩。過了一會,一個叫圓圓的幼兒對好朋友哲哲說:“我們一起去玩攀爬網好嗎?”。哲哲皺著眉頭說:“不要,我害怕?!?圓圓又指著稍矮一些的獨木橋說:“那我們一起去玩那邊的獨木橋吧,這個矮一點,你該不怕了吧!” 哲哲還是一臉為難的樣子說:“我不想去,還是你自己去吧。”說著就去玩小推車了。就這樣圓圓只能獨自一人去玩了……,一連許多日子,雖然老師在不斷的鼓勵幼兒,但是運動時段里像圓圓那樣去攀爬網運動的小朋友較其他地方的要少許多。
場景二:
在提供的運動器械的基礎上,幼兒教師們增加了一些小道具:如瓢蟲帽子、軟布小花、軟塑積木、用紙板箱制作的貓咪、釣竿及幼兒繪畫的小魚等,創設出給小貓喂魚(設置了獨木橋)、瓢蟲種花(設置了攀爬網)、造高樓等游戲情景。經過觀察發現,這三項活動參與的幼兒人數不相上下。有意的觀察了圓圓和哲哲,起先是圓圓邀請哲哲:“我們去抓魚給小貓吃好嗎?”,哲哲欣然應允,兩人打扮成捕魚人,提著魚簍,手拉手跑了過去。這次哲哲勇敢的蹲在窄窄的獨木橋上,努力的抓起了一條大魚,當他把魚喂進小貓的嘴里時,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接著他主動對圓圓說:“我們去當小瓢蟲好嗎?”他們一同來到了瓢蟲種花的地方,戴上瓢蟲帽,把自己裝扮成小瓢蟲,背上負重的小包,勇敢的向“小山”(攀爬網)跑去……
問題:兩個場景中的環境設計有何不同,你贊同哪一種設計,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場景一是分器械運動場景,而場景二通過情境性設計把器械運動場景變成了情境運動場景,場景二更適合幼兒的發展和需要。
(2)分析同樣是攀爬網、獨木橋等運動器具,教師只是在第二個場景中添加了一些道具,將運動的環境創設成具有情景性的環境。情景化的運動環境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在一個個角色的支撐下置身于某一具體的情景中,他們會更樂意去參與運動,忽略或克服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使幼兒獲得更多的運動機會,增加幼兒與器械的互動,從而使幼兒的各種運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情景化的環境把幼兒的活動與他們的運動能力水平及興趣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
(3)場景二更進一步證明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贊成場景二的設計。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幼兒教育環境設計的評價,要求能對既有的幼兒教育環境設計進行優劣分析,要求把幼兒教育環境設計的原則與實際聯系起來學習。
【評分要點】能指出兩個場景的不同得3分;能對兩個場景的不同進行合理充分的分析可得5分;贊成場景二可得2分。
4.請看視頻《小人國》幼兒玩足球過程中出現的池亦洋與大李老師的爭論。請對大李老師的教師觀和兒童觀進行一下評析。
該視頻來自中國科學文化印象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紀錄片《小人國》,導演是張同道。
【參考答案】
(1)大李老師的兒童觀:大李老師并沒有把兒童當成是有智慧、有思想、懂道理的人,沒有把兒童當成是被動無理取鬧的不懂事的人。
(2)大李老師的教師觀:大李老師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兒童,既不強調教師身份的權威,也不是簡單的放棄自己教育者的責任,而是通過活動對話對幼兒進行引導和教育。
(3)在視頻中,大李老師和池亦洋的爭論很激烈,但大李老師并沒有隨便的遷就一下或者哄一下,也沒有以教師的權威進行壓服,而是以平等的身份據理力爭,在爭論的過程中把規則傳遞給兒童,讓池亦洋明確了什么是規則。
【解析】本題綜合考察分析能力,著重考察運用正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對教育現實的分析能力。在復習的過程必須把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與現實聯系起來學習。
【評分要點】兒童觀回答正確3分,教師觀回答正確3分,能進行基本的評析即可得4分。
五、活動設計題(共1題,共20分)
請以“汽車”為核心要素設計一個幼兒園主題系列活動。
【參考答案】
活動主題:汽車王國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汽車的外形構造及其主要功能
2.產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對機械制造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汽車的圖片、圖書、車模等,布置在活動區內。
(2)發動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制玩具汽車的材料,教師備好制作工具,例如紙、彩筆、剪刀、雙面膠、橡皮泥、膠水等。
(3)與汽車有關的光碟及其播放器。
2.經驗準備:活動前在班級組織車模展覽,在看與玩車模的過程中,豐富幼兒對汽車的感性認識。
系列活動一:說說汽車的構造
活動的基本程序是
(一)觀察車模
教師出示一個汽車模型問:“這是什么?車上都有些什么?”
(二)幼兒描述汽車的外形特征。主要的問題可以包括
(1)汽車哪里有燈?
(2)倒視鏡有什么用?
(3)排氣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三)講述汽車的內部結構(可以出示汽車內部的構造圖)
(1)汽車里面有什么?
(2)方向盤后面有好幾個表,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四)講述自己坐車的經歷,有何感受
幼兒自由講述,同伴間體會別人坐車的感受。
系列活動二:我坐過的汽車
活動的基本過程是:
(一)經驗分享
要求幼兒清晰地講述自己坐過什么車?坐在車上有什么感覺等。
(二)畫汽車
請幼兒以“我設計的車”為主題,畫一幅圖畫。
(三)作品欣賞
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學會欣賞、贊美他人,尊重別人創作的情感。
活動三:特殊車輛知多少
活動的基本過程是:
(一)請幼兒看錄像
錄像中有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工作的情境。
(二)幼兒交流
小朋友們再錄像中都看到了什么?
(三)討論:
1.救護車、警車、消防車有什么不同?
2.為什么他們工作的時候要鳴笛?鳴笛能起到什么作用?
3.如果你的家人生病了,你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4.發生火災的時候怎么辦?撥哪個電話號碼呼救?
5.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叫警車呼救呢?電話號碼是多少?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綜合能力,要求能運用幼兒教育相關理論進行教育實踐,進行主題活動設計是幼兒教師必備的能力之一。
【評分要點】
1.主題恰當2分
2.目標明確3分
3至少設計兩個系列活動,共12分。每個系列活動的主題、過程分別為2分和4分,設計合理即可得6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