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備考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考試科目,小編特搜集整理了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心理學問答精選資料,以供大家訓練,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考試順利!
簡述態度的實質及其結構。
答:態度是一般認為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1)態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而不是實際反應本身。(2)態度不同于能力。(3)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態度的結構包括態度的認知成分,態度的情感成分,態度的行為成分。
簡述品德的實質及其結構。
答: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它是通過后天學習形成的。(2)品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3)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的自覺行為,是認識與行為的統一。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三個成分。
簡述態度與品德的關系。
答:二者的實質是相同的,結構是一致的,都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方面構成。區別:(1)二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態度涉及的范圍大。(2)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
簡述道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答:(1)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他律道德,自律道德。(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三水平指: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后習俗水平。
簡述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答:(一)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2)自我意識增強;(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二)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1)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2)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試述初中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答:總體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雖然具有倫理道德的特性,但仍舊不成熟、不穩定,具有動蕩性,表現在道德觀念的原則性、概括性不斷增強,但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具體經驗特點;道德情感表現豐富、強烈,但又好沖動;道德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獨立自主行動,但愿望與行動經常有距離。此時期,既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又是容易發生品德的兩極分化的時期。
試述高中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答:高中階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發展進入了以自律為主要形式、應用道德信念來調節道德行為的成熟時期,表現在能自覺地應用一定的道德觀點、信念來調節行為,并初步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
簡述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答:(1)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2)認同。(3)內化。
簡述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答;(1)外部條件:家庭教養模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2)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簡述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方法。
答:(1)有效的說服;(2)樹立良好的榜樣;(3)利用群體約定;(4)價值辨析;(5)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簡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內涵)。
答: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