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妞这里只有精品_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应用_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_色多多污污下载

當前位置: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

發表時間:2013/7/5 14:51:13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內帕給恩格斯寫信,請求他為即將在日內瓦出版的餓《新紀元》周刊的創刊號題詞,而且要求盡量用簡短的字句來表述未來的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區別于偉大詩人但丁的對舊紀元所作的“一些人統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說,這就是:“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段話表明,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

A.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B.實現人類永恒不變的普適價值

C.建立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王國

2.有一則箴言:“在溪水和巖石的斗爭中,勝利的總是溪水,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堅持就是勝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過偶然性開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著否定的因素

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 右邊這張照片反映出由于氣候變暖,北極冰蓋融化,致使北極熊無處可去的場景,頗具震撼力。它給我們地球上的人類發出的警示是()

A.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人與人之間一切社會關系的核心

B.生態失衡已成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轉的趨勢

C.自然地理環境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決定力量

D.生態環境已日益成為人類反思自身活動的重要前提

4.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這是因為(    )

A.資本家購買的是勞動力的價值

B.勞動力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C.貨幣所有者購買的勞動力能夠帶來剩余價值

D.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能夠在消費過程中轉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5.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了規范的表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將長期是(   )

A.生產力落后

B.生產力不斷發展的要求

C.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6.“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強綜合國力

B.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7.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人文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

A.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B.加強減排和生態保護工作

C.限制能源開發和利用

D.發展循環經濟

8.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迫切要求通過深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發展的活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途徑是

A.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提高文化軟實力

B.協調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經營性文化產業

C.發展公益性事業,建立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體系

D.調動社會力量

9.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在中國最早謳歌十月革命、比較系統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毛澤東

D.瞿秋白

10. 1956年4-5月,毛澤東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上作的《論十大關系》 報告中指出“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這表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共黨員()

A.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B.開始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C.開始找到自己的一條適合中國的路線

D.已經突破社會主義蘇聯模式的束縛

11.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才智成就了科學家,他們錯了,是品格”下列名言與這段話含義一致的是()

A.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B.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C.不學禮,無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12. 中華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動人的傳說,其中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

A.勤勞勇敢

B.團結統一

C.自強不息

D.愛好和平

13. 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規定了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是:

A.愛國守法

B.誠實守信

C.勤奮自強

D.團結友善

14.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 違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C.立法公開、執法公開、司法公開

D.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民主化

15.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區各族各界萬余人身著節日盛裝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隆重集會。熱烈慶祝:()

A.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58周年

B.西藏自治區成立44周年

C.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

D.首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16. 胡錦濤主席在2009年9月二十國領導人比斯堡峰會上發表了題為“全力促進增長,推動平衡發展”的講話中指出:當前國際社會十分關注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失衡的表現為部分國家儲蓄消費失衡,貿易收支失衡更表現為世界財富分配失衡,資源擁有和消費失衡,國際貨幣體系失衡。導致失衡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從根本上看失衡原因是

A.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產業分工轉移,國際資源流動

B.現行國際經濟體系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

C.各國消費文化主要生活方式

D.南北發展嚴重不平衡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商務印書館先后出版了多個版本的《新華字典》,除了一些舊的詞條 ,增加了一些新的詞條,并對若干詞條的詞義給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對“科舉這個詞的解釋是:”從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為了維護其反動統治而設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1992年版刪去“反動“二字,1998版又刪去“為了維護其統治而設”直到2008年版刪去了這句話。一本小字典記載著詞語的發展變化也記錄了時代前進的印證,字典詞條釋義的變化表明人們的意識()

A.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B.取決于詞語含義的改變

C.隨著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

D.需要借助語言這一物質外殼表達出來

18.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證明()

A.科技革命是擺脫社會危機的根本出路

B.科學技術是社會形態更替的根本標志

C.社會實踐的需要是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

D.科技創新能夠推動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

19.有一則寓言講到:狐貍把魚湯盛在平底的盤子里,請仙鶴來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魚湯,結果仙鶴一點也沒喝到,全被狐貍喝去了。這個寓言給人們的啟示是,盡管資產階級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A.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

B.這種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C.它的實質是將勞資之間經濟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這種平等的權利是建立在財產不平等基礎之上的權利

20.1989年,時任美國國務院顧問的弗朗西斯□福山拋出了所謂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西方實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社會形態進步的終點”和“人類最后一種的統治形式”。然而,20年來的歷史告訴我們,終結的不是歷史,而是西方的優越感。就在柏林墻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對27國民眾的調查。結果半數以上的受訪者不滿資本主義制度,此次調查的主辦方之一的“全球掃描”公司主席米勒對媒體表示,這說明隨著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資本主義并沒有取得看上去的壓倒性勝利,這一點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歷史終結論”的破產說明:()

A.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都是作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力量起作用

B.人類歷史的發展的曲折性不會改變歷史發展的前進性

C.一些國家社會發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

D.人們對社會發展某個階段的認識不能代替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

21.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必須實現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之所以能夠中國化的原因在于:

A.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B.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需要馬克思主義指導

D.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現實發展模式

22. 1952年黨中央在醞釀過渡時期總路線時,毛澤東把實現向社會主義轉變的設想,由建國之初的“先搞工業化建設”再一舉過渡,改變為“建設和改造同時并舉,逐步過渡”,這一改變原因和條件是:

A.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因素的不斷增長和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限制

B.為了確定我國工業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C.我國工業化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已經完成

23.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是(   )

A.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

B.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

C.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24.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

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維護祖國統一

C.反對民族分裂

D.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多民族共同繁榮

25.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走上了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適應的和平發展道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中國歷史文化傳統,這是因為(   )

A.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

B.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

C.中國人民在對外交流中始終強調“親仁善鄰,和而不同”

D.中華文化是一種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終是中國人民的精神特征

26. 十九世紀下半葉,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時30年,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A.指導思想的封建性

B.對外具有依賴性

C.民主階級的荒謬性

D.民族資產階級的腐朽性

27.鄧小平指出:“馬克思、列寧從來沒有說過農村包圍城市,這個原理在當時世界上還是沒有的。但是毛澤東同志根據中國的具體條件指明了革命的具體道路”。毛澤東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道路的根據是()

A. 中國內務民主制度,外無民族獨立

B.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C.中國革命的敵人長期占據著中心城市,農村是其統治的薄弱環節

D.中國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28.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后,《新華日報》刊出周恩來的題詞手跡:“為江南死國難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敵當前,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堅持正確的方針和原則,避免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破裂,這些方針和原則有()

A.既聯合又斗爭

B.有理,有利,有節

C.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D.發展進步勢力,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29. 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形成了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民主運動。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第二條戰線形成的原因是()

A.國民黨政府專制獨裁、官員貪污腐敗

B.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失利

C.國民黨頑固堅持內戰政策

D.國統區爆發嚴重經濟危機

30. 1955年,錢學森沖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牽夢繞的祖國。當有人問他為什么回國時,他說:“我為什么要走回歸祖國這條道路?我認為道理很簡單。--鴉片戰爭近百年來,國人強國夢不息,抗爭不斷。革命先烈為興邦,為了炎黃子孫的強國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血沃中華熱土。我個人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員,只能追隨先烈的足跡。在千萬般艱險中,探索追求,不顧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建設者們,在百廢待興的貧瘠土地上,盯住國內的貧窮,國外的封鎖,經過多少個風風雨雨的春秋,讓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想到這些,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丟棄呢?”錢學森發自肺腑的言語,對我們在新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啟示是()

A.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有祖國

B.個人的理想要與國家的命運、民族命運相結合

C.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具有深刻的內在一致性

D.愛國主義是愛國情感、愛國思想和愛國行為的高度統一

31.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障,這一基本權利具體包括(  )

A.自由權

B.被選舉權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

32.2009年9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做出了部署,其中除了強調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外,還要()

A弘揚黨的優良作風

B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C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

D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33.第八次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于2009年8月15日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雙方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投資協議》,標志著中國與東盟歷時7年之久的自貿區主要談判任務已經完成,改協議的重要意義在于()

A.確保中國對外建立的第一個自貿區于2010年全面建成

B.將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C.為地區和全球經濟復蘇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D.為東亞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 閱讀下列材料

早年,梅蘭芳與人合演《斷橋》,也就是《白蛇傳》,劇情是白娘子和許仙兩個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梅蘭芳在劇中飾演白娘子。劇中,白娘子有一個動作就是面對負心的丈夫許仙追趕、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時候,她愛恨交加、五味雜陳,就用一根手指頭去戳許仙的腦門兒,不想,梅蘭芳用力過大,跪在那里扮演許仙的演員毫無防備地向后仰去。這是劇情里沒有設計的動作,可能是梅蘭芳入戲太深,把對許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頭上,才造成了這樣的失誤。眼見許仙就要倒地,怎么辦?梅蘭芳下意識地用雙手去扶許仙。許仙是被扶住了,沒有倒下。可梅蘭芳馬上意識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負心郎許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這戲不是演砸了嗎?大師到底是大師,梅蘭芳隨機應變,在扶住他的同時,又輕輕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劇情就由原來的一戳變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白娘子對許仙愛恨交織的復雜心情。這個動作,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蘭芳就沿用了這個動作,而且,其他劇種也都移植采用了這個動作處理,這個動作成了經典之作。

由此可見,不僅在舞臺上,在各行各業,在各個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關鍵是出現失誤和錯誤以后怎么去對待,怎么去處理。處理不當,會釀成事故,導致全盤失敗;處理得當,能敗中取勝,化腐朽為神奇。

(1)為什么“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

(2)梅蘭芳為什么能“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變為成功的“經典之作”?

(3)當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錯誤或失敗該怎樣對待和處理?

35. 閱讀下列材料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發展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廢除農業稅,使延續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成為歷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顯著提高。從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已分別從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鄉居民你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4.8萬億元,比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萬倍。

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起點低,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造成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還有不適應之處,與人們的期望功能和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摘編自《人民日報》,《理論熱點面對面.2009》

材料二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對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整體規劃。2009年四月,新醫改《意見》和《實施方案》正式推出。新醫改明確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任務和工作。

國務院決定從2009年開始在10%的縣(市、區)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2020年前將覆蓋全國農民。60歲后享有“普惠式養老金”,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條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農民在“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之后,又向“養老不犯愁”的新夢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摘編自人民網 中國網)

①為什么在緊急發展的同時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②如何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36.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時整,北京,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廣場沸騰了!震天的歡呼直沖云霄,帽子、圍巾甚至報紙在空中飛舞······

身著深色旗袍的宋慶齡站在城樓上,看著眼前涌動的人潮,看著廣場上矗立的孫中山畫像,不禁熱淚盈眶。8天后,她這樣向世人講述在天安門城樓的那一刻--

“連年的偉大奮斗和艱苦的事跡,又在我眼前出現。但是另一個念頭抓住我的心,我知道,這一次不會再回頭了,不會再倒退了,這一次,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而且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

摘編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報》

材料2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時整,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晚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偉大祖國的這一盛大節日。

天安門城樓紅墻正中懸掛著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的巨幅彩色畫像。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立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紀念碑兩側超寬電子屏上“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標語格外醒目。廣場東西兩側,56根繪有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圖案的民族團結柱,象征著56個民族共同擎起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基業。

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近代以來10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主席在這里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

摘編自200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

(1)如何理解宋慶齡所說的“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

(2)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

編輯推薦:

2011年全國研究生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試題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各地資訊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