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發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注冊機械工程師”“心理咨詢師”“專利代理人”……這些職業資格,或完成歷史使命淡出視野,或隨著行業的發展進行了相應變更,職業資格目錄的設立與變化,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需求,也推動著人才評價體系更科學、更規范。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最顯著的變化是,職業資格總量大幅縮減,優化后比2017年的目錄減少68項,壓減比例達49%。除與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關的職業工種外,73項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已全部退出目錄,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權的單位認定發證。人社部門也會退出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具體實施工作,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機制。
這標志著國家職業資格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長期來看,為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新目錄也在當下為用人單位和人才帶來了切實便利。
用人單位在新目錄下擁有更充分的發言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評價和使用人才,用人單位最清楚。在新目錄公布前,人社部已于2020年在技能人才評價上明確向用人主體放權,大力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做好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銜接工作。市場主體按照自身需求,量體裁衣,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實際需要,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開發制定評價標準規范等,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有9600多家企業、2700多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已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機構備案,540多萬名技能人員經評價合格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無疑為用人主體尋找和培養最契合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基礎。
勞動者就業創業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人才評價環境更具活力。目錄之外一律不得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目錄之內除準入類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就業創業掛鉤,減輕了人才的負擔,就業靈活度進一步增強。職業資格過多過濫導致的違規培訓發證等現象也會得到顯著遏制,為人才松綁,市場和社會的認可度即為勞動者技能的試金石。隨著職業資格考試科學化水平的提高,目錄內的證書“含金量”也會進一步提升。
有人擔心,手里已經取得的證書是否還有效?還想從事退出目錄的相關職業怎么辦?實際上,退出目錄不等于退出經濟社會發展,也不是取消職業和職業標準,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評價。已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依然有效,可作為持證者職業能力水平的證明。
對于退出目錄的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來說,本質是由職業資格評價改為實行社會化等級認定,職業分類及相關標準由政府制定,而具體實施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頒發則由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相關等級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職業資格目錄是一個動態優化的體系,有退也有進。為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此次新增了“精算師”“礦業權評估師”“危險貨物、化學品運輸從業人員”“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等職業資格,適應行業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確實需要,也落實了涉及人員資格的行政許可事項。
職業資格目錄的設立和變化,始終緊緊圍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目錄為基礎,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將進一步規范,市場活力也將得到有力激發。勞動者的負擔輕了,用人單位的自主權有了,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人才隊伍建設,更有底氣了。(譚涵文)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