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審計師考試于10月14日舉行,為幫助考生備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中大整理了2012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實務之《理論與方法》輔導講義,幫助考生備考。
第三節 內部控制測評
指審計人員通過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設置和運行情況,并運行相關的測試,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評價,以確定是否依賴內部控制和實質性測試的性質、范圍、時間和重點的活動。
一、內部控制測評的作用(P124)
1、評價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據以確定會計和其他經濟信息的可依賴性。
2、評估控制風險水平,據以確定對實質測試的性質、范圍、時間和重點的影響,為制定和修改審計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3、減少審計工作量,節約審計成本,保證審計質量。
4、向被審計單位提出健全和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議,幫助其提高經濟效益。
二、內部控制測評的步驟和方法
內部控制測評的四個步驟:
(一)調查了解并記錄內部控制,并作出相應的記錄(掌握P126)
1、調查方法
(1)詢問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
(2)檢查內部控制過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記錄。
(3)觀察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實際運行情況。
(4)追蹤有關業務的處理過程。
2、調查結果記錄方式--文字說明法;調查表法;流程圖法
(1)文字說明法: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調查結果,以簡潔的文字加以敘述的方法。
優點:深入具體,適用范圍廣
缺點:對內部控制系統細節的描述難以做到簡明扼要;不適用對規模大、內控系統復雜的企業的評價;對同一結果的描述可能引起歧義;
(2)調查表法:指審計人員利用事先設計好的標準化格式的調查表來反映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狀況的方法。
優點:范圍明確、問題突出,容易發現問題;標準調查表適用同類型單位,減少工作量;由不同的人作答,有助于保證調查效果
缺點:反映問題不全面,僅限于被調查事項;簡單的"是"或"否"回答難以反映審計事項的具體情況和問題的程度;調查表格式標準化難以適用各類企業;
(3)流程圖法:指用特定的符號和圖形來描述某項業務的整個處理過程,將憑證和記錄的產生、傳遞、檢查、保存及其相互關系,用圖解的形式直觀地表達出來的方法。
優點:形象直觀;便于隨時根據業務控制程序變化對流程圖作出修改
缺點:缺少文字說明,不易理解較復雜的業務;流程圖繪制有技術要求,存在一定難度
(二)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評價控制風險(P128)
初步評價的內容:內部控制健全性和合理性
1、健全性評價內容:應有的控制環節是否設置齊全--內部控制強點和弱點
2、合理性評價內容:內部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
經過初步評價,審計人員認為應當測試相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情形有兩種P129。
(三)如果決定依賴內部控制,實施內部控制測試 (掌握P129)
內部控制測試是為了確定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而實施的審計程序,被稱為遵循性測試。
1、內部控制測試方式:業務程序測試;功能測試
2、內部控制測試范圍:范圍越大,提供的證據有效性越充分,但要受審計效率和成本的約束。
范圍確定方法:統計抽樣法;經驗估計法
范圍確定影響因素:審計人員對控制風險的估計水平
3、內部控制測試的方法:檢查;詢問;觀察;重復操作
(四)對內部控制進行再評價(掌握P131)
對內部控制的再評價,是指在初步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內部控制測試的結果對控制風險水平做出進一步評價。
控制風險的水平,可以用高、中、低得概念表示,也可以將控制風險量化為百分比來表示。
1、低控制風險
評價標準:內部控制健全且執行良好
審計策略:利用內部控制,減少實質性測試的數量和范圍
2、中等控制風險
評價標準:內部控制比較健全,尚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或缺陷
審計策略:擴大實質性測試的深度和廣度,增加財務報表項目檢查的數量和范圍
3、高控制風險
評價標準:內部控制極不健全,或設計了良好的內部控制但未予有效執行;無法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評價
審計策略:對經濟業務和財務報表項目實施詳細的實質性測試
三、內部控制測評結果的利用(P132)
1、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范圍、重點和方法
(1)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
(2)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控制評價認定的失去控制和控制薄弱的業務系統或環節;固有風險較大的經濟業務
(3)確定實質性測試的重點:缺少內部控制的重點領域;內部控制設置不合理、控制目標不能實現的領域;內部控制沒有發揮作用的領域
(4)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方法:重點項目采用詳細審計方法,一般項目采用抽樣審計方法
2、提出改進內部控制的建議
相關文章: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