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相關知識》第一部分宏觀經濟學基礎
第二章 財政政策分析
內容與重點:
一、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分類;稅收;非稅收入
二、 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功能分類;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的
涵義及對社會再生產和經濟活動的影響;
三、財政政策分析
財政政策目標、類型;相機抉擇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擠出效應”
第一節 財政收入
知識點一、稅收
特征:“三性”——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分類 :按征稅對象分類:流轉稅(貨物勞務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稅收調節作用
稅收作為一種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對經濟實行調節主要是通過以下手段來實現:
稅負分配;調整宏觀稅率;稅收優惠;稅收處罰
知識點二、公債
特征:有償性、自愿性、靈活性
功能:籌集建設資金;彌補財政赤字;調節貨幣流通量;調節經濟運行
公債的“擠出效應”:發行公債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市場投資和消費。
知識點三、非稅收入
(一)內容
按照不同征收依據和收入形式來劃分:國有資源、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政府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彩票公益金、接收捐贈收入、應納入非稅收入管理的其他資金。
(二)管理辦法:“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部納入預算管理
第二節 財政支出
知識點一、購買性支出
分類
1、社會消費性支出—包括維持政府運行的經常性支出——政府部門的事業經費
2、政府投資性支出—投資支出
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
對生產、流通、消費、就業產生直接影響;
對社會總需求產生直接影響;
對收入分配產生間接影響。
知識點二、轉移性支出
特點:無償的;單向的;政府非市場性再分配
主要內容:社會保障支出、財政補貼支出、債務利息支出、捐贈支出。
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 :直接影響收入分配,間接影響生產、流通、消費和就業
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轉移性支出規模大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呈現反向關系,轉移性支出與累進的所得稅制相結合,成為市場經濟的“自動穩定器”。
知識點三、我國財政支出功能分類、規模與結構分析
(一)財政支出按功能分類
1.一般政府服務支出(沒有明確的受益人)
——公共管理、國防、安全等
2.社會服務支出(有明確的受益人)
——教育、衛生、社保等
3.經濟服務支出(側重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電力、交通、工業、農業等。
4.其他支出——利息、轉移支付
(二)財政支出規模分析
1、影響因素:經濟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會性因素
2、確定財政支出規模時應考慮的因素:滿足政府履行職能;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國情相適應
(三)財政支出的結構分析
財政支出結構,是政府預算安排不同種類的支出的構成情況。
第三節 財政政策分析
知識點一、財政政策目標
(一)優化資源配置
1、涉及的主要問題:財政資金如何投;財政政策如何引導;財政資金如何提高使用效益
2、實現手段:控制財政支出規模、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稅收政策等
(二)收入分配公平
1、涉及的主要問題:稅負如何合理確定
2、實現手段: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費、財產稅、最低工資制度等
(三)經濟穩定增長
經濟穩定增長的表現:物價穩定、充分就業、適度的經濟增長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知識點二、財政政策工具
(一)財政政策類型
1、根據財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類
擴張性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
2、按財政政策調節經濟周期的作用分類
積極或主動的財政政策/消極或被動的財政政策
即相機抉擇財政政策和自動穩定財政政策
(二)相機抉擇財政政策——逆向人為調節政策
財政政策相機抉擇的主要內容:
1.當總需求小于總供給時,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大總需求,反經濟衰退;
2.當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采用緊縮性財政政策,抑制總需求,反通貨膨脹;
3.在總供求基本平衡時,實行中性財政政策,主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三)自動穩定財政政策:政策內在穩定器作用
(1)稅收的自動調節:在稅制不變的情況下,經濟繁榮,稅收收入增加,抑制總需求膨脹;反之稅收收入減少,阻止經濟衰退;
(2)政府轉移性支出的自動調節:經濟繁榮,就業增加,轉移性支出減少;經濟衰退,失業增加,轉移性支出增加,抑制總需求下降,阻止經濟衰退;
知識點三、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通過政府變動收入和支出,從而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
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政府增加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從總需求中擠出企業和私人投資。——通過對利率的影響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