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相關知識》第一部分宏觀經濟學基礎
第三章 貨幣政策分析
第一節 金融體系
知識點一、金融市場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機構體系。
(一)金融市場要素
1、交易客體:貨幣資金
2、交易主體:參與交易的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和個人
3、交易價格:利率
4、交易工具:金融工具
(二)金融市場類型
(三)金融市場功能
實現的前提條件:充分信息;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
1、直接功能:調解盈余部門和赤字部門之間的資金余缺
2、間接功能:通過資金余缺的調劑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
知識點二、金融機構
(一)金融機構體系的一般構成
1、中央銀行——國家金融管理機構
2、商業銀行——主導地位
3、專業銀行——社會分工在金融業的反映
4、投資銀行
5、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
(二)金融機構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
1、作為存款人和貸款人中介——中介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資交易雙方的融資成本;
3、提供金融風險轉移和管理服務
(三)我國現行金融機構
1、中央銀行——四級管理體制
2、商業銀行——(1)四大商業銀行;(2)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3)城市合作銀行;(4)網上銀行
3、政策性銀行
經營特點:資金來源主要靠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及財政撥付,不以盈利為目的,但要堅持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原則,力爭保本微利。
第二節 貨幣政策分析
知識點一、貨幣政策目標
(一)目標
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二)貨幣政策目標的統一與沖突表現
1、充分就業與穩定物價之間存在矛盾
理論依據:菲利普斯曲線
2、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存在矛盾
經濟的增長伴隨物價水平的提高
3、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存在矛盾:
經濟增長可能導致貿易逆差,使得國際收支不平衡
知識點二、貨幣政策工具
(一)公開市場業務
1、概念: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來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
2、我國公開市場操作內容:人民幣和外匯;
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內容:回購交易、現券交易、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3、主要優點、缺點
(二)調整法定準備金率
法定準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
法定準備金率即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
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進而達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派生存款的總量。
(三)再貼現政策
1、概念:即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
2、再貼現政策效果:再貼現率的調整是央行的政策意圖,會產生告示效應;通過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影響商業銀行的融資決策
(四)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1、利率政策。
2、直接信用控制
控制手段:規定存貸款最高利率;信用配額;
規定流動性比率;直接干預
3、間接信用指導
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
知識點三、金融風險管理
(一)宏觀金融風險管理
1、管理目標: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保障各投資者的利益
2、管理手段
第一,建立市場運行的法規體系
第二,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
第三,對市場進行監控和約束
第四,建立市場的保護機制。
(二)微觀金融風險管理
1、管理目標:風險控制;損失控制
2、管理手段
第一,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等相互制衡的管理體系;
第二,制定內部運行制度;
第三,采取保證約束措施;
第四,運用科學手段來縮小或轉嫁風險。
(三)金融風險管理體制
衡量系統;決策系統;預警系統;
監控系統;補救系統;評估系統;
輔助系統。
(四)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4個步驟
(1)金融風險的識別和分析;
(2)金融風險管理策略的選擇和管理方案的設計;
(3)金融風險管理方案的實施與監控;
(4)金融風險的評估與總結。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