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統計師考試時間為10月13日,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學習統計師考試課程,全面了解統計師考試的教材重點,小編特編輯了2013年統計師考試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市場失靈
只有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和一系列假定的條件下,經濟的一般均衡和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才有可能實現。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條件通常是不具備的。假如市場機制不能有效地實現經濟的一般均衡和資源的最優配置,即為市場失靈。
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在經濟中存在著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充分。
外部性或外部影響
1.“外部性”或“外部影響”:市場主體的活動對社會其他成員造成影響,而這種影響卻沒有計入市場交易的價格和成本之中。
2.外部性分類:正外部性(外部經濟)和負外部性(外部不經濟)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受益,而他自己卻又不能由此得到補償,那么這種行為所導致的外部結果就是“正外部性”,亦稱“外部經濟”。例如,受訓的雇員卻“跳槽”
②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的利益受損,而又并不為此進行相應的賠償,那么這種活動所導致的外部影響就是“負外部性”,亦稱“外部不經濟”。例如,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排放大量的煙塵和污水。
3.外部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最優水平。
②外部不經濟,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水平高于社會所需要的水平,并給其他經濟主體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無論是外部經濟還是外部不經濟的存在,都表明資源沒有實現最優配置,帕累托標準未能實現。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與產權不清晰有關,而對產權的明確界定,市場機制通常是無能為力的。顯然,市場機制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或部分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市場失靈就是難免的。
壟斷
1.壟斷的定義:壟斷,一般是指一個廠商或少數廠商對某種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實行完全的或某種程度的控制。
2.形成壟斷的原因 主要有:
第一,對關鍵性資源或關鍵性原材料的控制或占有。
第二,專利制度。
第三,規模經濟。
第四,準入制度。
第五,生產集中。
3.壟斷對資源配置的有效性的影響
不利影響:壟斷一旦形成,市場的競爭性就會被削弱,從而使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消費者支付了較高的價格,卻消費了較少的產品數量;另一方面,壟斷者雖然實現了利潤最大化,但其生產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壟斷的產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機制的作用,使資源無法得到最優配置,從而導致市場失靈。
有利的影響:壟斷者可以投入雄厚的人力與物力進行科技創新;壟斷者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有更強的競爭力。
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與公共物品
產品可以分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指那些物品數量將隨任何人增加對它的消費而相應減少,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特點的產品。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如果增加對這些產品的消費都不會減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費水平,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點的產品。
私人物品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所謂競爭性或抗爭性(rival),是指如果要增加一個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消費,就必須增加產量,從而增加產品的成本;所謂排他性(exclusive),是指只要一個人消費了某一產品,另一個人就不能同時消費這種產品。兩個人不能同時穿一件衣服,開同一輛汽車,就是指產品的排他性。對于具有排他性特點的私人物品,可以采取收費的方式對消費者的消費進行調節,這意味著,只有對產品支付了價格的人才能消費該產品,而其他未支付價格的人則不能消費。
公共物品又分為:純公共物品和一般公共物品。一種產品或服務,如果在同一時間內既具有嚴格的非競爭性,又具有嚴格的非排他性,即為純公共物品。例如國防和公海上的航標燈就是純公共物品。如果某種產品只具備其中的某一特點,或只具備部分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點,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例如,高速公路就是只具有非競爭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
2.市場機制對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作用
市場機制是一種利益調節機制。因此,市場機制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能夠起到調節作用。對于公共物品來說,由于它失去了競爭性和排他性,增加消費并不會導致成本的增加,消費者對其支付的價格往往是不完全的,甚至根本無需付費,在此情況下,市場機制對公共物品的調節作用就是有限的,甚至是無效的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2012年統計師考試證書領取 合格標準 報考條件 考試培訓
(責任編輯:xll)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統計師
[協議護航-退費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統計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統計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