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服務業占GDP的比重?
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是反映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僅用這個指標來判斷一個地區服務業的發展現狀,有一定的片面性。服務業占GDP比重的高低,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標準,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看,一個國家和地區只有在完成工業化過程后,服務業才會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并成為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對于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來說,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經濟和社會的發達程度,但對于同處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地區,則需要全面、客觀地理解。在工業化發展階段,由于工業經濟的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很大,工業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而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則會保持相對穩定甚至有所下降,因此,單純用服務業占GDP比重的高低或比重的升降來衡量一個地區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就顯得不夠全面和科學。
代服務業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現代服務業是相對于傳統服務業而言的。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在《后工業社會來臨》一書中詳細分析了后工業社會的特征,并突出強調了后工業社會中的現代服務業與在此之前的服務業的區別。他認為,在農業社會,由于生產效率低,剩余勞動力多、素質差,因而服務業主要以個人服務和家庭服務為主;在工業社會中,服務業主要圍繞商品生產活動而展開,以商業服務和運輸服務為主;但在后工業社會中,服務業則以技術性、知識性的服務和公共服務為主。美國學者馬克盧普則在《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一書中,明確給出了現代服務業的一般范疇和簡單分類模型,他認為,現代服務業主要包括四個行業,即教育、科學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務,突出強調了現代服務業的知識性和信息服務性。
研究專家還從理論研究的角度提出,傳統服務業一般具有增加值低、乘數效應小和勞動力素質較差等方面的特點,與之相對應,現代服務業一般具有五大基本特性,即知識性、高增加值性、高素質性、高科技性和新興性。但具體到某一實際的服務行業,它可能同時具有五大特性,也可能只具有其中一二個特性,例如旅游業的整體行業具有知識性和高增加值性,但缺乏高科技性、高素質性和新興性。只有諸如航天中心游和未來的太空游之類的科技旅游,才能同時具備現代服務業的五大基本特性。因此,在理論上就需要依據現代服務業的五大特性,具體確定或有效界定現代服務業的標準。一般而言,在做出總量定性判定的前提下,界定現代服務業的基本標準有兩個:一是同時具備五大特性的嚴格標準;二是只需要具備某一特性的寬泛標準。如旅游業,總量定性判定具有知識性和高增加值性,按寬泛標準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但按嚴格標準則不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又如,房地產業在我國是改革開放之后才興起的,相對于傳統的建筑業而言,具有新興性和高增加值性的,但缺乏知識性和高素質性,按嚴格標準不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但按寬泛標準,又可以將其歸類于現代服務業之中。
根據對現代服務業的定義和特征分析,一般認為,現階段寬泛標準的現代服務業大致包括通信、信息服務、金融保險證券、物流、中介和咨詢服務、旅游、房地產等行業。
在我國,現代服務業的提法最早出現在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在之后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又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傳統服務業,又要發展旅游、信息、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2002年,黨的“十六大”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任務之一。
目前,現代服務業這一概念主要用于理論和政策研究,它的分類與統計上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存在一定的差距。統計上對行業分類的基本原則是經濟活動的同質性,凡經濟活動的性質相同就屬于一類,而不看其生產方式、科技水平是否先進。而現代服務業則比較著重于產業的發展研究,把關聯性的行業歸于一類進行整個產業的分析研究,這使得現代服務業在統計分類上屬于一個跨多個行業的概念。
文化產業如何界定?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文化及相關產業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2004年,國家統計局在與中共中央宣傳部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具體包括:文化產品制作和銷售活動、文化傳播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文化用品生產和銷售活動、文化設備生產和銷售活動、相關文化產品制作和銷售活動。
通常所說的“三大需求”指的是什么?
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通常被稱為“三大需求”。人們一般用投資率、消費率和凈出口率來反映三大需求的比例關系,用投資貢獻率、消費貢獻率和凈出口貢獻率來反映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分析三大需求的比例關系以及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離不開按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簡稱支出法GDP)的三大構成項,即資本形成總額、最終消費、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其關系用公式表示為: 支出法GDP=資本形成總額+最終消費+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1)計算投資率(或消費率、凈出口率),通常指一定時期內資本形成總額(或最終消費、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
(2)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通常指各需求成分增量與支出法GDP增量之比;在總的經濟增長率中各需求成分的拉動點數,等于各需求成分的貢獻率乘以支出法GDP增長率。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用三大需求來分析研究經濟問題和發展趨勢,對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區域比較適宜,而對于省、市等地區來說,由于地區間的經濟流動難以分清,用三大需求來分析經濟發展趨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常州這樣的地級城市來說,一般不宜計算投資率、消費率和凈出口率,依靠現有核算資料也難以計算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責任編輯:liushengbao)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統計師
[協議護航-退費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統計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統計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