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影響行業興衰的主要因素
行業興衰的實質——行業在整個產業體系中的地位變遷。包括:
行業經歷:幼稚產業——先導產業——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夕陽產業;
資本在行業領域內:形成——集中——大規模聚集——分散;
新技術:產生——推廣——應用——轉移——落后。
主要因素包括技術進步、產業政策、產業組織創新、社會習慣的改變、經濟的全球化五個方面影響。
一、技術進步
(一)當前技術進步的行業特征:(4點)
1.以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成為21世紀國家產業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2.信息技術的擴散與應用引起相關行業的技術革命,并加速改造著傳統產業。
3.研發活動的投入強度成為劃分高技術群類和衡量產業競爭力的標尺。
目前,多數國家和組織以R&D投入占產業或行業銷售收入的比重來劃分或定義技術產業群。
4.技術進步速度加快,周期明顯縮短,產品更新換代頻繁。
信息產業中兩個流行的定律---“摩爾定律”和“吉爾德定律”。
所謂“摩爾定律”,即微處理器的速度會每18個月翻一番,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的計算速度會越來越快,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會越來越便宜。
所謂“吉爾德定律”,是指在未來25年,主干網的帶寬將每6個月增加1倍。
(二)技術進步對行業的影響
催生一個新的行業,同時迫使一個舊的行業進入衰退,推動大部分行業深度增長。
二、產業政策
政府對于行業的管理和調控主要是通過產業政策來實現的。
產業政策,是國家干預或參與經濟的一種形式,是國家(政府)系統設計的有關產業發展的政策目標和政策措施的總和。
產業政策可以包括四種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產業布局政策。其中,產業結構政策與產業組織政策是產業政策的核心。
(一)產業結構政策
是選擇行業發展重點的優先順序的政策措施,其目標是促使行業之間的關系更協調、社會資源配置更合理,使產業結構高級化。
包括3個內容:
1.產業結構長期構想。
2.對戰略產業的保護和扶植。
而所謂“戰略產業”一般是指具有較高需求彈性和收入彈性、能夠帶動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的產業。
保護,包括限制所保護的同類國外產品的進口,限制國外私人直接投資等;
扶植,包括財政投資、傾斜金融、傾斜稅收以及行政干預等。如,差別稅率、優惠稅、保護性關稅、補貼等。
3.對衰退產業的調整和援助。
包括限制進口、財政補貼、減免稅等。
(二)產業組織政策
是調整市場結構和規范市場行為的政策。以“反對壟斷、促進競爭、規范大型企業集團、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主要核心,其目的在于實現同一產業內企業組織形態和企業間關系的合理化。
包括3個內容:
1.市場秩序政策。其目的在于鼓勵競爭、限制壟斷。
2.產業合理化政策。其目的在于確保規模經濟的充分利用,防止過度競爭。
3.產業保護政策。其目的在于減小國外企業對本國幼稚產業的沖擊。
(三)產業技術政策
是促進產業技術進步的政策。
包括2個內容:
1.產業技術結構的選擇和技術發展政策
2.促進資源向技術開發領域投入的政策
(四)產業布局政策
是產業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形式。
包括4個原則:
1.經濟性原則;保證那些投資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發展速度快的地區優先發展。
2.合理性原則;鼓勵各地區根據自身資源、經濟、技術條件,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
3.協調性原則;促進地區間的經濟、技術交流、形成合理的分工協作體系。
4.平衡性原則;在加快先進地區發展的同時,逐步縮小先進地區與落后地區的差距。
(五)我國主要產業政策的發展變化
2010年10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
到2015年,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
到2020年,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吸納、帶動就業能力顯著提高等。
三、產業組織創新
產業組織是指同一產業內企業的組織形態和企業間的關系,包括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三個方面內容。
產業政策的調整和產業組織的創新,都有優化產業組織的功能,但產業政策在產業合理化過程中的作用是一種經濟過程中的“被組織”力量;而產業組織創新則往往是產業及產業內企業的“自組織”過程。
產業組織創新的直接效應包括:實現規模經濟、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技術進步和有效競爭等多項功效。
產業組織創新的間接效應包括:創造產業的增長機會、促進產業增長實現、構筑產業趕超效應、適應產業經濟增長等多項功效。
技術創新是組織創新的某方面表現,組織創新是技術創新的有效載體。二者是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
四、社會習慣的改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費心理、消費習慣、文明程度和社會責任感會逐漸改變,從而引起對某些商品的需求變化并進一步影響行業的興衰。
五、經濟全球化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
導致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
(一)經濟全球化的表現(5點)
1.生產活動全球化,傳統的國際分工正在演變成為世界性的分工。
2.1995年1月1日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世界貿易體制開始形成。
3.各國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
4.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規模框架開始形成。
5.跨國公司作用進一步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產業發展的重大影響(3點)
1.經濟全球化導致產業的全球性轉移。發達國家將低端制造技術加速向發展中國家進行產業化轉移。
2.國際分工出現重要變化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國際分工的基礎出現了重要變化。傳統:基礎是資源稟賦;現在:取決于后天因素,如,政府效率、市場機制完善程度、勞動者掌握知識與信息的能力等。
(2)國際分工的模式也出現了重要變化。傳統:行業間的比較優勢;現在:行業內、公司貿易。
3.經濟全球化導致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一體化。
企業行為被分為兩大類型:
第一,總部行為。總部行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務以及信譽、商標等甚至可以無償轉讓給遠方生產區位的服務。這類行為有時被簡化概括為研究與開發。
第二,實際生產行為。實際生產行為又可以分為上游生產(中間產品)和下游生產(終極產品)。
【例題·多選題】產業組織創新包括( )
A.產業技術創新
B.企業組織形態創新
C.企業間關系
D.產業政策創新
『正確答案』BC
【例題·判斷題】所謂“吉爾德定律”,是指微處理器的速度會每18個月翻一番,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的計算速度會越來越快,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會越來越便宜。
『正確答案』×
(責任編輯:l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