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發病特點
病因病機
診斷與鑒別診斷
辨證論治
西醫治療
預防與調護
發病特點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佝僂病,是由于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以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鈣化,造成骨骼病變為其特征。
本病病機主要是脾腎虛虧,常累及心肺肝。
診斷要點
早期多汗、煩躁等神經興奮性增高的癥狀無特異性,因此僅根據臨床表現診斷的準確率較低。要結合患兒年齡、季節、早產、日光照射或維生素D攝入不足以及母親孕期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可疑病例可做X線長骨檢查和血清生化檢測以助診斷。
鑒別診斷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出生3個月后呈現生長發育遲緩,體格明顯矮小,出牙遲,前囟大而閉合晚,神情呆滯,腹脹,食欲不振等。患兒智力低下,有特殊面容。
腦積水:中醫學稱“解顱”。發病常在出生后數月,前囟及頭顱進行性增大,且前囟飽滿緊張,骨縫分離,兩眼下視,如“落日狀”。X線片示顱骨穹隆膨大,顱骨變薄,囟門及骨縫寬大等。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本病采用臟腑辨證,辨別首以脾虛為主或腎虛為主。
治療原則——調補脾腎。
分證論治
肺脾氣虛證
證候:多汗夜驚,煩躁不安,發稀枕禿,囟門增大,伴有輕度骨骼改變,形體虛胖,肌肉松軟,食欲不振,易反復感冒,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法:健脾補肺。
代表方劑:人參五味子湯。
脾虛肝旺證
證候:頭部多汗,發稀枕禿,囟門遲閉,出牙延遲,坐立行走無力,夜啼不寧,易驚多惕,甚則抽搐,納呆食少,舌淡苔薄,脈細弦。
治法:健脾助運,平肝息風。
代表方劑:益脾鎮驚散。
腎精虧損證
證候:有明顯的骨骼改變癥狀,如頭顱方大,肋軟骨溝,肋串珠,手鐲,足鐲,雞胸,漏斗胸等,O形或X形腿,出牙、坐立、行走遲緩,并有面白虛煩,多汗肢軟,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治法:補腎填精,佐以健脾。
代表方劑:補腎地黃丸。
西醫治療
維生素+鈣劑。
預防
多曬太陽,增強體質。
早期補充維生素D。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