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關系
1.條件關系的定義
條件關系,即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分必要條件關系,是日常思維中涉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邏輯關系,也是gct試題多有涉及的最重要的邏輯關系。
p是q的充分條件,定義為:如果p真,則q真,通常表述為:有p一定有q。
p是q的必要條件,定義為:如果p假,則q假,通常表述為:無p一定無q。
p是q的充要條件,定義為:p真,當且僅當q真。即:如果p真,則q真;如果p假,則q假。即:p是q的充分條件,并且p是q的必要條件。
上文提到,一個公式與其逆否式等值。
“如果p真,則q真”的逆否式是“如果q假,則p假”。因此,如果p是q的充分條件,則q是p的必要條件;
“如果p假,則q假”的逆否式是“如果q真,則p真”。因此,如果p是q的必要條件,則q是p的充分條件。
根據充分條件的定義,由p是q的充分條件,只能得出:q是p的必要條件;不能確定p是否為q的必要條件。同樣,根據必要條件的定義,由p是q的必要條件,只能得出:q是p的充分條件;不能確定p是否為q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是兩個不容混淆的條件關系。在日常思維中,經常發生二者的混淆。測試對這兩種條件關系的準確把握,是GCT邏輯測試的一項重要內容。
[思考] 基于相關常識,思考下列各題。選項中可能無正確答案,也可能有一個,或多于一個正確答案。
選項是:
A.p是q的充分條件
B.p是q的必要條件
C.p不是q的充分條件
D.p不是q的必要條件
根據以下各題陳述的條件,哪項可確定為真?
1.令p表示“天下雨”,q表示“地上濕”。(為避免歧義,相關范圍限定為天安門廣場)
答案是A和D。
在天安門廣場,不可能天下雨,但地上不濕,即如果天下雨,則地上濕。因此A可確定為真。
在天安門廣場,可能天不下雨,但地上濕,例如,是灑水車。即“如果天不下雨,則地上不濕”不成立。因此,D可確定為真。
2.令a表示任一中國人,p表示“a年滿18歲”,q表示“a有選舉權”。
答案是B和C。
一個中國人,不可能未滿18歲但有選舉權,因此B可確定為真。
一個中國人,可能年滿18歲但沒有選舉權,例如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犯。因此C項可確定為真。
3.令a表示任一三角形,p表示“a三條邊相等”,q表示“a三內角相等”。
答案是A和B。
4.令a表示任一成年中國人,p表示“a違法”,q表示“a犯罪”。
答案是B和C。
不可能不違法但犯罪,因此B可確定為真。
可能違法但不犯罪,例如闖紅燈違反交通法但不犯罪。因此C項可確定為真。
5.令a表示任一成年人,p表示“a吸煙”,q表示“a患肺癌”。
答案是C和D。
有人吸煙但不患肺癌。因此,C項可確定為真。
有人不吸煙但患肺癌,因此,D項可確定為真。
6.一批運動員中,一部分人經過了尿檢,另一部分沒有。已知的事實是:所有尿檢結果均是陰性,即檢驗者未服用興奮劑。令a表示其中的任一運動員,p表示“a經過尿檢”,q表示“a未服用興奮劑”。
答案是A。
因為A成立,所以C不成立。
由題干不能得出,未經尿檢者一定服用興奮劑。因此,不能確定p是q的必要條件。所B不成立。
題干的條件也未給出實例,有未經尿檢者未服用興奮劑,因此,也不能確定p不是q的必要條件。所D不成立。
此題要注意之處在于:事實上,選項B和D互相矛盾,必有一真。但依據題干的條件,B和D都不能確定為真。因此,命題的真與它能被確定為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理解這一點,對于應對GCT邏輯試題有重要意義。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