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師考試輔導資料由2011年中國經濟師考試網匯編整理!!!
生產與業務管理
重點:
(1)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主要任務和原則
(2) 生產與業務過程的空間組織
(3) 生產與業務過程的時間組織
(4) 現場管理
(5) “5S”活動
難點:
(1)生產與業務過程的時間組織
一、 生產與業務管理概述
(一)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內容
生產與業務管理是指對生產與業務系統的設計、運作、維護過程的管理,包括對生產與業務活動的組織、計劃和控制。
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較之傳統生產管理有了新的發展:(1)……;(2)……;(3)……;(4)……。
制造業和服務業是相對的。從過程來看,制造業主要以提供產品服務為主,有時也提供一定服務,去實現用戶的需求;服務業則主要以提供服務為主,有時提供一定的產品。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1)生產與業務系統的設計;(2)生產與業務系統的運行;(3)生產與業務系統的運行控制。
(二)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任務
生產與業務管理是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對生產過程進行組織、計劃、控制,向誰提供產品和服務。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任務主要有:
(1) 按照規定的產品品種、質量、服務標準的規格去完成生產、服務任務;
(2) 按照規定的產品成本、服務成本生產、服務任務;
(3) 按規定的產品交貨期限、服務時限完成生產、服務任務
(4) 保證安全、有序、無公害。
(三)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原則
1.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
2. 堅持講究經濟效益的原則
3. 堅持科學管理的原則
4. 堅持均衡生產的原則
5. 實施可持續發展原則
(四)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新方式
一些新型的生產方式,有代表性的生產方式有:精益生產、物料需求計劃、制造資源計劃、現代集成制造系統、企業資源計劃、虛擬生產等。
精益生產方式起源于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豐田生產方式。
物流需求計劃、制造資源計劃、現代集成制造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等主要強調計算機用于生產管理。
虛擬生產又稱敏捷制造,是美國為重振其在制造業種的領先地位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五)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演進
隨著生產與業務的發展,生產與業務管理應運而生。從1776年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勞動分工理論開始,直到產生現代化生產與業務管理的理論。
二、 生產與業務管理的組織
(一) 生產與業務單位的劃分
生產與業務單位的劃分,從管理的角度,分為制造性生產與服務性生產。
1. 制造性生產
(1)制造性生產是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將一種有形輸入轉化為新的有形輸出的過程。
(2)從組織生產供應的角度,制造性生產可劃分為補充存貨型和訂貨生產型。
補充存貨型是企業根據市場調查與預測的結果,確定生產產品的品種、數量,如果達不到品種、數量要求,要組織生產補充上去。
訂貨生產是指按用戶的訂單來組織生產。
(3)制造性生產按照加工工藝過程又可分為加工裝配式生產和流程式生產
2. 服務性生產
(1) 服務性生產又稱為非制造性生產。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提供服務,有時也提供有形產品,但基本上不制造產品。
(2) 按照是否提供有形產品,服務性生產分為純服務生產和一般服務生產。
(3) 按顧客在生產與業務過程中參與程度分為顧客參與的服務生產和顧客不參與的服務生產。
(4) 按勞動密集程度可分為大量資本密集服務、專業資本密集服務,大量勞動密集服務、專業勞動密集服務。
(二) 生產與業務過程分析
生產與業務過程分析是對生產與業務系統內的有關要素進行合理安排,以達到實現目標的運作程序最少、時間最節省、耗費最小。
1. 合理的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
在組織生產過程時,要把目標性放在首位,明確指導思想、實現目標。一定要把組織生產過程立足于適應市場需求、講求效益、保證質量、準是交貨、降低消耗上。
2. 生產業務過程的空間組織
(1) 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是指企業內部各生產與業務階段和生產業務單位的組織和空間布局。
(2) 生產過程空間組織有兩種典型的專業化形式,即工藝專業化和對象專業化
(3) 工藝專業化又稱為工藝原則。它是按照生產與業務的工藝性質不同來布置生產與業務單位的。優點、缺點。
(4) 對象專業化又稱為對象原則。它是按照加工、服務對象為主來設置生產單位的。優點、缺點。
2011年初級經濟師網絡輔導免費試聽 進入中國經濟師考試論壇與更多學員交流>>>>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