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共3道大題,每道大題14分)
30.材料:
有一天,李老師在多媒體教室上英語公開課,聽課的一位教研員發現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學生無精打采,也不跟著課堂的節奏走。趁學生做練習的時候,教研員悄聲問坐在最后一排的那幾個學生怎么回事,那幾個學生不好意思地說明了緣由,原來那幾個學生都是班上的英語“差生”,上課之前,李老師特意那幾個學生坐在最后面,以免影響公開課的效果。下課之后.....李老師一臉茫然,并不認可這個建議,只是勉強點點頭。
問:請結合材料,以學生觀的角度分析李老師的行為并提出另一種對“差生"的正確處理方式。
參考解析:
(1)李老師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不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沒有正確對待學生。
①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求把學生置于教育活動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材料中,李老師將英語“差生”安排在最后面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學生是發展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作為教師要理解學生身上得到不足,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材料中,李老師沒有認識到英語“差生”雖然現在學習跟不上,但是經過后天努力和老師的耐心教導是可以取得進步的,李老師沒有看到學生的發展潛能。
③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學生觀要求將學生作為一個整體對待,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材料中,李老師對待英語“差生”,沒有因材施教,而是簡單粗暴地都放在最后排,沒有把學生看成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
(2)對待差生的處理方式:
①關心愛護、尊重他們的人格。
②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培養自信心。
③提供范例,增強是非觀念。
④根據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1.材料:
剛畢業的鄒老師被安排擔任我們這個 "難管"班級的班主任。我們可高興了,因為從年齡、性格上看,他是我們這些"頑皮生”不難對付的,我們決定給他來點“下馬威”。于是我們不斷制造各種無聊的"難題”。出乎意料的是,他并不生氣,還總是不厭其煩地解決這些“難題"。他不僅在課堂上對我們難懂的問題一遍又一遍地解釋,直到我們弄懂為止,還利用課余時間跟我們聊生活、學習,甚至還帶我們到校外參觀、郊游。我們....
我曾問鄒老師,“您為什么不像別的老師那樣呢 ?"
其實我們也不是冷血動物,一段時間過去, 鄒老師終于把我們都感動了。...執意不要,堅持和我們一起到商場把領帶退了。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鄒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解析:
鄒老師的行為是正確的,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
①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愛崗敬業。愛崗敬業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材料中,鄒老師不厭其煩地幫學生解決難題,利用課余時間跟我們聊生活、學習,甚至還帶我們到校外參觀、郊游,體現了對工作高度負責,勤懇敬業的精神。
②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和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材料中,鄒老師把學生當做朋友,解決難題,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體現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③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求教師語言規范,舉止文明,以身作則,關心集體,廉潔奉公。材料中,鄒老師善于對待學生,言行舉止規范,同時執意不收學生的禮物,廉潔奉公,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體現了為人師表的要求。
④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教書育人。教書育人要求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鄒老師幫助學生解釋難題,對“頑皮”學生沒有采用嚴厲懲罰的方式,而是耐心教育,端正學生思想認識,體現了教書育人的要求。
綜上所述,鄒老師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32.
殖民征服伴隨傳染病傳播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非洲社會大體上與自然環境保持著良好關系,瘧疾和昏睡病的發病率較低。15世紀起,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開始向非洲進行殖民擴張,非洲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使得外來寄生蟲和疾病開始傳播至非洲。在長達數世紀的奴隸貿易期間,歐洲、北非、南亞的殖民者和商人將麻疹、水痘、肺結核和梅毒等傳染病帶到非洲各地。隨著奴隸貿易從東、西兩個方向逐漸深入非洲中部地區,這些傳染病也從沿海滲透到內陸地區。不過,與歐洲殖民征服導致天花和麻疹傳入美洲的情況不同,瘧疾和黃熱病在數個世紀里使得非洲內陸并未遭受歐洲殖民者的直接征服。直至19世紀中葉,熱帶非洲一直被稱作“白人墳墓""。
隨著西方醫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奎寧被用于瘧疾防治,19世紀中葉起,歐洲殖民者得以深入非洲內陸地區。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非洲被歐洲列強瓜分殆盡,殖民征服加劇了傳染病在非洲的傳播。1881年,意大利人將牛疸傳入非洲之角,導致非洲東部和南部90%以上的牲畜死亡。牛畜在當地社會中是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象征,因此,這場牛癌不僅加劇了一系列傳染病的蔓延,而且破壞了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社會經濟結構。19世紀20年代,英國軍隊和軍艦將霍亂從印度帶到東非;60年代以后,霍亂又對塞內加爾等西非殖民地造成了嚴重沖擊。
19世紀90年代,歐洲列強基本上完成了對非洲的殖民瓜分。此后至20世紀60年代,非洲處于殖民統治時期,微觀生態體系和傳統社會關系遭受嚴重破壞。在殖民統治下,非洲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生志、社會與經濟變動。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20世紀上半葉昏睡病在東非的蔓延。殖民者在非洲進行礦山開采、橡膠采集、修筑公路和鐵路以及軍事招募,都需要大量非洲芳動力。殖民政府通過征稅、工資以及強制等手段,迫使非洲人離開農村外出務工。強制勞動以及公路和鐵路交通使得非洲民眾的流動更為頻繁,在客觀上加劇了傳染病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播。
理解當代非洲面的傳轉病問題,離不開對傳染病歷史維度的認知。當前非洲所面臨的很多傳染病,早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就已經存在于非洲。百多年來 ,非洲傳染病的傳播過程與非洲生態變遷和社會歷史進程密切相關。殖民主義導致很多外來傳染病在非洲的傳播,殖民主義還打破了非洲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長期的平衡關系,從而引發了昏睡病等疾病的愛延。通過研究殖民主義對于非洲傳染病傳播所造成的影響,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當前非洲所面臨的傳染病狀況。例如,艾滋病作為非洲國家獨立后才出現的傳染病。由于其嚴重的社會破壞性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近年來,非洲學家的研究表明,當前艾滋病在非洲的傳播模式,與殖民時代梅毒等性病的傳播模式之間,有著很大相似性,是“舊危機,新病毒"。更嚴重的是,歐洲殖民者關于非洲疾病的偏見根深蒂因,殖民者認為,非洲面臨的傳染病主要是由非洲自身的“愚昧”“落后" 造成的,他們將非洲標簽化為“疾病橫生的”“黑暗的"大陸。只有歐洲文明使命”才能將非洲土會從這一狀態中“拯救”出來。殖民時代的這種錯誤觀念,至今仍然影響著一些歐美國家對非洲的認知。摘自李鵬濤《殖民主義加剛非洲傳染病傳播》
問題:
(1)文章認為當代非洲傳染病有兩個來源?請簡要概括。
(2)總體來說,造成一個地區傳染病傳播加劇的原因是?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參考解析:
(1)兩個來源是:①15世紀起,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開始向非洲進行殖民擴張,非洲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使得外來寄生蟲和疾病開始傳播至非洲。②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非洲被歐洲列強瓜分殆盡,殖民征服加劇了傳染病在非洲的傳播。
(2)①奴隸貿易。隨著奴隸貿易從東、西兩個方向逐漸深入非洲中部地區,傳染病傳播范圍擴大。②殖民征服加劇了傳染病在非洲的傳播。③殖民地政府極力推動經濟作物生產以攫取最大經濟利益,從而導致非洲許多地區的自然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④強制勞動以及公路和鐵路交通使得非洲民眾的流動更為頻繁,在客觀上加劇了傳染病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播。⑤資本主義的驅使下,非洲南部和東部地區大量人口涌入城鎮。由于殖民地政府在非洲城鎮發展方面投入資金較少,導致瘧疾、鼠疫、霍亂、痢疾、肺結核、流感、天花、梅毒等傳染病蔓延。
#教資#為何又上了熱搜?是因為出題老師和臭男人一樣難以捉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