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真題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請將其代碼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人類教育的高級形態是( )
A.非形式化教育
B.形式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制度化教育
【答案】D
【解析】從教育系統自身的標準出發,可以將教育形態劃分為“非制度化的教育”與“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從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來的,是指由專門的教育人員、機構及其運行制度所構成的教育形態。制度化的教育的出現是人類教育文明的大進步,也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屬于人類教育的高級形態。(具體內容參見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的《教育學基礎(第1版)》)
2.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認為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的是()(易混)
A.《大教學論》
B.《愛彌兒》
C.《普通教育學》
D.《實驗教育學》
【答案】C
【解析】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1806年)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同時,這本書也被認為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3.提出“教育即生長”思想的是( )
A.蘇格拉底
B.杜威
C.康德
D.斯賓塞
【答案】B
【解析】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
4.學生以系統學習( )為主。
A.直接經驗
B.間接經驗
C.生活經驗
D.實踐經驗
【答案】B
【解析】略。
5.我國古代的“六藝”和古希臘的“七藝”都可以說是最早的(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顯性課程
D.隱性課程
【答案】A
【解析】學科課程是指以文化知識(科學道德、藝術)為基礎,按照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類型。我國古代的“六藝”和古希臘的“七藝”都是學科課程。
6.教師和學生從事教育活動和學校管理活動的基本單位是( )
A.正式組織
B.非正式組織
C.班級組織
D.集體
【答案】C
【解析】班級組織是師生從事教育活動及學校管理活動的基本單位。(具體內容參見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的《教育學基礎》)。
7.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指教師的( )
A.班級管理能力
B.終身學習能力
C.學生管理能力
D.教育教學能力
【答案】D
【解析】教師的專業能力就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順利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和本領。
8.學校教育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 )(常考)
A.課堂教學
B.個別教學
C.小組教學
D.活動教學
【答案】A
【解析】課堂教學是班級授課制的基本表現形式,也是現代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9.把“人一社會一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教育目的選擇、確立的根本價值取向的依據是( )
A.綜合發展的理念
B.優先發展的理念
C.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D.快速發展的理念
【答案】C
【解析】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強調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其核心是人的發展,面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對此必然負有重要的使命。因此,選擇確立教育目的必須要依據和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要求,要把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教育目的選擇、確立的根本價值取向,避免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單向度、片面化。(具體內容參見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的《教育學基礎》)。
10.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反映了教育( )
A.對個體發展的正向功能
B.對個體發展的負向功能
C.對社會發展的正向功能
D.對社會發展的負向功能
【答案】B
【解析】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屬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負向功能。
11.提出“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是( )
A.梁啟超
B.蔡元培
C.陳鶴琴
D.陶行知
【答案】D
【解析】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12.個體心理發展遵循著頗為一致的規律,表現出與他人一致的共同性,但又表現出相對特殊性。這體現了個體心理發展的( )
A.階段性和連續性
B.方向性和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答案】D
【解析】題干所述體現了個體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規律。
13.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認為,7~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處于(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C
【解析】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認為,7~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處于具體運算階段。
14.人類學習與動物學習的主要區別之一是()
A.學習使人類獲得了經驗
B.學習使人類行為發生了持久的變化
C.人類學習以語言為中介
D.在人類的整個活動中都貫穿著學習.
【答案】C
【解析】人類的學習即在社會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和個體經驗的過程。人類學習和動物學習的本質區別有:(1)人類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2)人類的學習是掌握社會歷史經驗和個體經驗的過程;(3)人類的學習是在社會活動中,通過語言為中介來實現的。
15.“學習知識的最佳方式是發現學習”,持這一觀點的心理學家是( )
A.布魯納
B.奧蘇貝爾
C.布盧姆
D.加涅
【答案】A
【解析】略。
16.下列說法中,不屬于學習遷移現象的是( )
A.舉一反三
B.觸類旁通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答案】D
【解析】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平時所說的“舉-反三”“觸類旁通”“由此及彼”等即是典型的遷移形式。D項“由表及里”是從表面現象看到本質,故不屬于學習遷移現象。
17.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早研究了遺忘現象,提出了著名的遺忘曲線。根據遺忘曲線所揭示的遺忘規律,學生的復習應做到( )
A.及時復習
B.短時復習
C.過度復習
D.集中復習
【答案】A
【解析】遺忘發展的規律表明,識記后遺忘很快就會發生。因此,對于新學習的材料,為了防止遺忘,必須“趁熱打鐵”,及時進行復習。所謂及時復習就是在初期大量遺忘開始之前就進行復習。
18.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是( )(???
A.品德認識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為
【答案】A
【解析】品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品德觀念,包括品德知識和品德判斷兩個方面。它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故A項正確。
19.在對認知風格的研究中,威特金認為,具有場依存型認知風格的學生更可能選擇的學科是( )
A.語言學
B.建筑學
C.藝術
D.數學
【答案】A
【解析】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偏愛選擇不同的學科專業。已有研究表明,場獨立型的學生對自然科學工程建筑以及藝術等學科專業感興趣;而場依存型的學生對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學科專業感興趣。
20.在對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關系的研究中發現,要使學習效果最佳,一般而言,動機應該維持在( )
A.最高水平
B.較高水平
C.中等水平
D.較低水平
【答案】C
【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影響學習效果。一般來講,當動機強度處于中等水平時,學習效果最住。
21.處于基本法地位的“教育母法”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B
【解析】在整個教育法律體系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處于“教育母法”的地位。故B項正確。
22.與道德和宗教相比,現代法律以什么為本位( )
A.權力
B.約束力
C.權利
D.義務
【答案】C
【解析】略。
2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這條規定屬于( )
A.禁止性規范
B.義務性規范
C.權利性規范
D.強制性規范
【答案】B
【解析】義務性規范指“行為準則”要素中規定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必須為定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義務性規范在文字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須”“應當”“義務”“禁止”“不準”“不得”等字樣。根據題干的描述,故B項正確。(本題所引用的法規為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前的)
24.教育法規的調整對象是( )
A.教育活動
B.教育行為
C.教育關系
D.教育法律責任
【答案】C
【解析】教育法規是調整一切教育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有關教育方面的法律、條例、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和,是現代國家管理教育的基礎和基木依據。
25,教師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學校有權對有違法行為的教師( )
A.追究民事責任
B.追究刑事責任
C.進行行政處罰
D.給予行政處分
【答案】D
【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子行政處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2)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26.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公民屬于( )
A.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C.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D.有民事行為能力人
【答案】B
【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本題所引用的法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27.在學術著作中對教育法規所做的解釋是( )
A.司法解釋
B.行政解釋
C.地方解釋
D.學理解釋
【答案】D
【解析】學理解釋也稱為法理解釋,般是指社會組織、學者和報刊對有關法律進行的法理性的、法制宣傳性的解釋。例如,在學術研究學術著作、課堂教學和專題講座中對法律做出的解釋。故D項正確。
2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權在( )
A.國務院
B.教育部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并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第二次修正。故C項正確。
29.從教育法律關系上來看,教師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允許或要求的限度行使教育職權屬于( )
A.調整性教育法律關系
B.保護性教育法律關系
C.隸屬型教育法律關系
D.平權型教育法律關系
【答案】A
【解析】調整性教育法律關系是按照調整性教育法律規范所設定的教育關系模式,主體的教育權利能夠正常實現的教育法律關系。例如,學生按照規定人學,教師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允許或要求的限度行使教育職權等。
30.“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這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中哪項要求的具體體現( )
A.愛國守法
B.愛崗敬業
C.教書育人
D.為人師表
【答案】B
【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中的“愛崗敬業”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行塞責。故B項正確。
二、判斷簡析題(判斷下列每小題的正誤,在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劃上“√”,錯誤的劃上“×”,無論正誤,均簡述理由。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1.教師是教育過程的主體。(易錯)( )
【答案】錯
【解析】教育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是相統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F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既是認識的客體,又是認識的主體。學生作為教育認識的客體是指學生相對于社會的要求、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師的認識來說都處于一種被動狀態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將一定社會要求轉化為學生內部需要,將新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素質。承認學生的客體性和客體地位,就是強調教育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然而,在教育過程中,外界的一切影響并不是簡單地輸送或移植給學生,必須經過學生主體的主動吸收、轉化,學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作用只是外因.任何角識技能的領會與掌握都要依靠學牛獨立自主的學習,教師不可能包辦代替:任何有效的教學必須以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特別是學習規律為前提。因此,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體。
32.義務教育的享有具有非自愿性。( )
【答案】對
【解析】義務教育是國家依法統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故本題的說法是正確的。
33.技能是通過感知而自動化的動作或智力活動方式。( )
【答案】錯
【解析】馮忠良等人認為,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平法則的活動方式。概括起來,技能是指經過練習而獲得的合中法則的認知活動或身體活動的動作方式。故本題的說法有誤。
34.學校對學生負有監護責任。( )
【答案】錯
【解析】根據我國《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規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護職責,但法律有規定的或者學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擔相應監護職責的情形除外。題干中的描述過于絕對,故本題的說法有誤。
35.教師職業道德的影響比其他職業道德的影響更具深廣性。( )
【答案】對
【解析】教師職業道德影響比其他職業道德更具深廣性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之一。所謂“深”是就程度而言的,指教師職業道德在教育過程中不只是作用于學生的感官,還可以直接深人到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性格和品德;不但會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這種強大的穿透力是其他類型的職業道德無法比報的。所謂“廣”是就范圍而言的,指教師道德不僅作用于在校的學生,而且會通過學生影響到學生的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在現代社會中,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教師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聯系面也越來越廣泛。他們的思想境界、行為舉止也將越來越多地影響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和各個行業,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風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簡述班級管理的內容。(???
【答案】略
【解析】
(1)班級組織建設;
(2)班級制度管理;
(3)班級教學管理;
(4)班級活動管理。
37.簡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觀點。(至少列舉三個)
【答案】略
【解析】
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華生、桑代克斯金納等。
巴甫洛夫通過對小狗進食行為的研究,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他把單獨呈現條件刺激即能引起睡液分泌的反應叫做條件反應后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主要規律有:(1)泛化與分化;(2)消退;(3)恢復。
華生,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后天習得的,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只要確定了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就可以通過控制環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
京代克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西方教育心理學賈基人之“、聯結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桑代克的聯結一試誤說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聯結一試誤說的主要內容包括:(1)學習的實質一一形成情境與反應的聯結;(2)學習的過程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3)桑代克認為,學習要遵循三條重要的原則: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斯金納把人和動物的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有:強化、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消退、懲罰。
38.什么是遺忘?遺忘的原因有哪些?(常考)
【答案】略
【解析】
遺忘是與保持相反的心理過程,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或再認,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回憶或再認。遺忘并不是所記憶的信息完全喪失,而是所保持的信息不能在使用時順利地提取出來。
遺忘的原因有:(1)消退說。(2)干擾說。(3)壓排(動機)說(動機性遺忘理論)。(4)提取失敗說。(5)同化說(認知結構說)。
39.簡述在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實現過程中道德因素的影響。
【答案】略
【解析】
(1)教師在享有權利的選擇上要受到道德價值觀念的支配;(2)教師在履行教育義務的主動性上受道德水平的制約:(3)教師的法律權利、義務實現保障措施不完備的情況下,教師職業道德能起到彌補作用。(具體內容參見李曉燕主編的《教育法學》)
40.簡述學校事故的基本內涵。
【答案】略
【解析】
學校事故就其產生而言,可以分為兩大類:類是意外事故.這類事故發生不是由于當事人的故意或過失,也不是由于不可抗力。在這類事故中,由于當事人對意外事件的發生并無過錯,根據過帶原則,就不具備法律責任的負責條件。另類學校事故是過錯事故,這類事故通常是指由于方當事人(學校教師)的違法行為而導致另一方當事人(學生)人身傷害后果的事件。與意外事故不同,違法行為是這類事故的必要條件。
其基本內涵是:(1)事故必須是發生于中小學生接受學校教育期間;(2)受害人為未成年在校受教育者;(3)行為人已經對受害者造成了傷害的結果;(4)傷害結果的發生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有關系;(5)學校對傷害結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對此要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
41.簡述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
【答案】略
【解析】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一般是指教師為了培養高尚的師德所進行的自我最煉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其所達到的師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從內面上來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包括兩個方面:是教師在儀表、談吐、禮儀、氣質等方面的學習、體驗和反省等心理活動和實踐活動,這是外在意義上的修養:二是教師經過長期的努力之后,在思想品德.情操知識技能等方面所達到的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和教師職業道德境界,這是內在意義上的修養。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無論是從外在意義上,還是從內在意義上來說,都是指教師的自我修養,是教師自覺地對自己進行鍛煉、教育和陶治的過程。
四、論述題
42.聯系實際談談影響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略
【解析】
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條件。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方面:
①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學生受教師的評價影響很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通過語言暗示、表情等反映。教師偏愛優生、忽視中等生、厭惡“差生”,就會使學生與教師產生不同的距離。②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的領導方式有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種。大量教育實踐表明,民主型領導方式下的師生關系比較融洽.最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③教師的智慧。學識淵博是學生親近教師的重要因素之一。④教師的人格因素。教師的性格、氣質、興趣等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性格開朗、氣質優雅興趣廣泛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2)學生方面:
學生對師生關系影響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對教師的認識。許多調查表明,學生與教師關系好,就喜歡上這位教師的課,主動親近教師;自認為教師瞧不起自己的,就會主動疏遠教師。
(3)環境方面:
影響師生關系的環境主要是學校的人際關系環境和課堂的組織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必然影響師生關系。課堂的組織環境上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學生的人數等。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0分)
43.老師問:“由兩個l組成的最大數字是多少?”學生答:“11?!崩蠋熡謫枺骸坝扇齻€1組成的最大數字是多少?”學生答:“111?!崩蠋熢賳枺骸坝伤膫€1組成的最大數字是多少?”學生答:“1111?!钡谌齻€回答顯然是錯的,因為11的11次方要比1111大得多。
結合案例,談談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是哪一因素造成了這一錯誤。
【答案】略
【解析】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1)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就是指問題呈現的知覺方式。問題呈現的知覺方式與人們已有的知識經驗越按近,問題就越容易解決;反之,如果與人們已有的知識經驗相差甚遠,問題解決起來就很困難,(2)定勢與功能固著。定勢(即心向)是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種心理準備狀態。在定勢的影響下,人們會以某種習慣的方式對刺激情境做出反應。定勢對解決問題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物體的傾向稱為功能固著。在功能固著的影響下,人們不易擺脫事物用途的固有觀念,從而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靈活性(3)原型啟發。對問題解決起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啟發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4)已有知識經驗。經驗水平或實踐知識影響問題解決。善于解決問題的專家與新手的區別,就在于前者具備有關問題的大量知識并善于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5)情緒與動機。情緒對問題解決有一定影響,肯定、積極的情緒狀態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否定、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阻礙問題的解決。此外,個體的認知結構、個性特征以及問題的特點等也會影響問題解決。根據案例的描述,是由定勢與功能固著造成了這一錯誤。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一級消防工程師
[協議護航班]
7大模塊不過協議退費
一級消防工程師
[沖關暢學班]
5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校方服務
一級消防工程師
[精品樂學班]
3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校方服務